数字湾区:开启湾区经济跨越发展新征程
企鹅经济学
目录
内容提要 1
一、粤港澳大湾区宏观经济的特征事实 5
(一)人口增长强劲,空间分布呈核心 - 边缘结构 5
(二)经济发展规模与效率持续提高,产业结构差异较大 7
人口增长强劲,空间分布呈核心 - 边缘结构
人口是湾区经济活力最重要的要素,也是最核心的资源。如图 1 所示,截至 2020 年, 数据显示粤港澳大湾区人口总量已经达到 万人,占全国人口的 6%,占东部地区人口的 %,并且显示出强劲的增长趋势。
图 1 粤港澳大湾区人口增长状况(万人)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香港统计署以及澳门统计局数据
从年均增长来看,表 1 显示,粤港澳大湾区的人口保持逾 3% 的年均增长率,并且在
2006-2010 与 2016-2020 年间出现明显高峰,分别达 % 与 %。尤其是在“大湾区” 概念提出后,增长更为显著。
时段 表 1 2000-2020 年湾区人口年均增长率
年均增长 时段 年均增长
2000-2010
%
2000-2005
%
2006-2010
%
2011-2020
%
2011-2015
%
2016-2020
%
2000-2020
%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香港统计署以及澳门统计局数据整理得到。
从人口密度来看,粤港澳大湾区的人口密度从 1999 年的 577 人 / 平方公里,增长至2020 年的 1535 人 / 平方公里,增长近 3 倍。但从各个市的分布来看,如图 2 所示,以深圳、香港为主的珠三角核心区仍是人口集中区。
图 2 粤港澳大湾区 2020 年人口密度分布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香港统计署以及澳门统计局数据整理得到。
劳动年龄人口在人口要素中角色更加重要。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社会发展经验表明, 随着城市化推进,人口老龄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对经济社会的发展造成复杂的影响。从人口年龄结构来看,如图 3 所示,截至 2020 年,湾区内除香港 65 岁以上人口比重达 18%, 超过全,并且,深圳、广州、东莞、珠海、佛山、澳门等 15-64 岁的人口比重都超出全(%),说明粤港澳大湾区的劳动力要素较为丰富。
图 3 粤港澳大湾区 2020 年各市人口结构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香港统计署以及澳门统计局数据整理得到。
数字湾区:开启湾区经济跨越发展新征程
企鹅经济学
现代化湾区经济的开放性、创新性特征对劳动力素质更是提出了高要求,湾区经济发展不仅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更需要高素质的劳动力。图 4 显示,香港、广州、深圳、珠海、佛山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高于全,这些城市也属于湾区的核心区,而肇庆、江门、惠州、中山等边缘区域受教育程度偏低,显示出湾区内部的核心―边缘结构。
图 4 粤港澳湾区 2020 年各市每十万人受高等教育人口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香港统计署以及澳门统计局数据整理得到。
(二)经济发展规模与效率持续提高,产业结构差异较大
从粤港澳大湾区的地区生产总值、人均量以及劳动生产效率来看,湾区经济呈现持续稳健的增长趋势。如图 5 所示,2000-2020 年均 GDP 增速达 %,尤其是 2006-2015 十年间增长最为迅速,近五年来增速放缓。
图 5 粤港澳大湾区 2000-2020 年的经济规模与效率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香港统计署以及澳门统计局数据整理得到。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与人口、劳动力分布较为相似,如图 6 所示,湾区核心区域的发展水平最高,整体呈现核心―边缘结构,并且港澳地区的劳动生产率显著高于内地九市。
图 6 粤港澳大湾区 2020 年经济规模与效率分布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香港统计署以及澳门统计局数据整理得到。
数字湾区:开启湾区经济跨越发展新征程
企鹅经济学
从产业结构来看,截至 2019 年,湾区整体的产业结构比例已经达到 ::,
数字湾区:开启湾区经济跨越发展新征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