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xx斜拉桥施工方案
根据施工整体部署,斜拉桥分南、北两岸对称施工,上、下游幅()基本上并列施工。
南岸(北仑侧)工区负责施工的范围为:D0、Di、D2墩位范围的工程;北岸(镇
海侧)工区负责施工的范围为:D3、即可。
另外上塔柱内腔,可考虑随高度施工永久性工作爬梯。
水
施工用水采用自来水或经检验合格的溪水(必要时进行净化)。
索塔用水的储水池用钢护筒改造而成,由多级高压水泵直接从储水池中取水,2
条438mm上水管线与泵管线一同沿座落在下横梁上的支架(兼泵管、水管、爬梯)到达爬模系统的顶操作平台(即+1号平台),采用能承受3MPa的优质铁管,套丝连接。
在爬模+1号平台上设2个储水桶,以备消防、应急。
动力电、照明
在承台顶面上设1台低压配电箱,分别输送给塔吊、施工电梯、高压水泵的专用配电箱。
随座落在下横梁上的支架布置动力电缆,在塔吊塔身上设置备用动力电缆,在塔柱施工工作面上设小型配电箱,以满足工作面上的电焊机、振捣器、照明、液压爬模等电力需要。
动力线路与照明线路分离。
塔柱内照明电路采用36V低压冷光源,内壁应每隔10米附照明灯。
大型照明灯具设置在塔吊升降节上,在液压爬模上设低压小型灯具。
预埋件
(索塔及主桥墩)-1-23,(索塔及主桥墩)-1-25,(索塔及主桥墩)-1-27施工。
主要包括承台上的预埋件、下塔柱的预埋件、上塔柱外壁预埋件、上塔柱内壁预埋件。,起重预埋件的尺寸和埋入长度应该使它能发挥出设计所需的力量,并保有够大的安全系数,一般采用安全系数为5,
作用、吸附力和偏心力。
斜拉索锚固区足尺模型试验
索塔锚固区U形预应力束施工是高空作业,由于该区段受到斜拉索强大的集中作用,结构受力复杂。预应力筋束定位是否准确,张拉是否到位,直接影响塔柱内力,加之该区段钢筋较多,又有劲性骨架,锚下局部加强钢筋等干扰,施工难度较大。因此在施工前作足尺模型试验,对小半径U形预应力束的定位、穿束、张拉、真空吸浆工艺等进行探索,积累经验,以指导施工操作。
上塔柱环形预应力足尺模型暨塔柱首件工程,和科研项目“xx特大桥锚固区节段模型试验”相结合。
斜拉索锚固区足尺模型试验由设计院、西南交通大学主持,我方协作完成土建工作。
同时考虑抗剪预埋件、索塔表层钢筋网的定位与混凝土密实性试验。钢筋网的净保护层为2cm,,选购适用该部位振捣的插入式振捣棒。
主要技术
1)混凝土外观质量(包括裂缝预防)控制。环向预应力张拉、压浆控制,避免对已浇筑索塔的污染。
2)监测塔肢的变形、变位,并进行相应调整,以保证塔柱设计要素。
3)根据索塔混凝土参数、理论计算对索塔(压缩)变形进行分析,考虑设置相应的预抬量,以消除混凝土收缩、徐变和塔柱弹性变形的影响,以确保斜拉索在塔上锚固位置的精确。索塔混凝土中粉煤灰掺入最应015%o
4)索导管定位技术
5)混凝土泵送工艺
6)台风期安全施工安全
7)上下游幅索塔内塔肢联体部位的钢筋、混凝土施工工艺
8)下塔柱主动拉杆设计。
9)模板的收、分、组合,要严格其接口的封闭。
10)仔细分析上塔柱突出索塔表面的锚头对爬架系统、模板的不利影响。
各种预埋件精确定位、安装可靠,不得遗漏。精确预埋爬模系统的预埋件,确保其节段顶标高。
钢筋、劲性骨架
竖向主筋均采用滚轧直螺纹机械连接,并利用劲性骨架进行钢筋的空间定位。劲性骨架采用L100X10*1钢主弓g杆及L75X75角钢腹杆形成桁架。下塔柱施工时,在地面加工成一定尺寸的考虑预偏的个体,逐个拼装,上塔柱开始时,考虑整体吊装。
混凝土
C50泵送混凝土,采用1台120m3/h拌和站,1台HBT80拖泵泵送,低压高频振捣系统。混凝土垫块强度应大于等于主体混凝土强度。
《两阶段施工图变更设计第二册第三分册》S5-3-1-8M”施工要点”第6点:混凝土强度到达设计强度的85%后方可张拉预应力。预应力管道采用塑料波纹管,真空吸浆工艺。
。
防雷系统
S9-2-01:对防雷系统进行了明确的要求。4个避雷针,保证8根钢筋自上而下(包括钻孔桩)贯通;索导管用小12钢筋连通起来,并与索塔接地钢筋焊接;桥面系内接地钢筋与索塔接地钢筋焊接;索塔钢筋采用套筒时,要用小12绕形焊接;支座预埋件与接地钢筋焊接;支座上下用40X4的扁铁与接地钢筋焊接,接地电阻应小于1欧姆。
索塔桩基础应有不少于33根桩(每桩2根1号钢筋)作为接地,承台、塔座内利用小32钢筋做均压环;索塔内+
斜拉桥施工方案(监控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