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板施工方案2011315施
工
方
案
目 录
一、施工特点
二、适用范围
三、工艺原理
四、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五、材料和设备
六、质量控制
七、安全措施
八、环保措施
九、保温特点
十、节点构造图示
聚氨酯板外墙外保温系,待找平层干燥并验收合格,即可进行外墙外保温施工。进行外墙外保温施工的墙体基层墙面的尺寸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基层墙体的允许偏差和检查方法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查方法
1
表面平整
4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2
垂直度
每层
5
用2m托线板检查
全高
H/1000且不大于20
用经纬仪或吊线和尺量检查
3
阴阳角垂直度
4
用2m托线板检查
对于未达到标准的墙体,应按以下方法进行处理。对新建工程,必须彻底清除基层表面浮灰、油污、脱膜剂、空鼓等影响粘结强度的材料,墙面平整度超差部分应剔凿或用1:3的水泥砂浆补。
.2门窗边框与墙体连接应预留出保温层的厚度,缝隙应分层填塞严密,做好门窗表面保护。
.3外墙面上的雨水管卡、预埋件、支架和设备穿墙管道等安装到位,并预留出外保温层的厚度。
.4施工现场环境温度和基层表面温度在施工及施工后24h内均不得低于5οC,风力不大于5级,雨天不能施工。如施工中突遇降雨,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雨水冲刷墙面。
.原材料及工具的准备
.1原材料包括胶粘剂、聚氨酯板、界面处理剂、标准网格布、加强网格布、锚固件、抹面胶浆。
.2施工工具主要有抹子、专用锯齿抹子、靠尺、电动搅拌器(或可调速电钻加搅拌器、滚刷、刷子、美工刀、卷尺、打磨抹子及砂纸等一系列工具。
粘贴聚氨酯板
PU聚氨酯板的粘贴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施工方案、弹线:根据工程设计要求,按照工程设计图线的设计方案确定在建筑外墙上需要铺设
聚氨酯板的墙面以及施工方法。
.2胶粘剂的配制:配制胶粘剂时应注意以下二个问题:
(1)水灰混合时,应先在打料桶内加入少量的水,之后再加入胶粘剂混合搅拌,再按照水灰比加入胶粘剂和水,搅拌均匀,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桶底的胶粘剂在搅拌时不能与水分混合,造成打料不均,不能使用;
(2)配合比应符合产品说明书的要求,严禁加入其他材料混合;
(3)搅拌好并经熟化的胶粘剂应在3h内完成,:在粘贴聚氨酯板前,根据图纸及设计要求,、散水、墙体下口、屋檐下口、门窗洞口边缘等部位。
.4保温板的界面处理:先将聚氨酯板的表面清理干净,之后用滚刷在背面均匀的涂抹一层界面剂,以增加聚氨酯板的粘结强度。待界面剂晾干至透明时,方可将聚氨酯板粘贴上墙。(一般的聚氨酯板在工厂已经经过界面剂处理)
.5粘贴聚氨酯板。点状布胶的施工方法:是用抹子在聚氨酯板的四周涂抹配好的粘结胶浆,其宽度约为50mm、×600mm聚氨酯板时,在板的中间部分均匀分布8个点。每个点的直径为100mm、厚10mm,中心距为200mm。当采用切割后的非标准板时,涂抹粘结胶浆的点一般不小于4个,视扳子的大小而定,一般,大一些的扳子要六个点。胶粘剂的涂抹面积不得小于聚氨酯板面积的的40%具体见附图所示。
.6 粘结聚氨酯板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除系统终端外,其他情况下,均不得在聚氨酯板侧面涂抹粘结胶浆或挤入粘结胶浆(包括嵌缝用的长板条)。其目的是防止系统的开裂和造成热桥使热能够在系统内外传递;
(2)操作应迅速。在聚氨酯板上墙前,粘贴胶浆涂好后,不得有结皮现象,应立即将其粘贴在墙面上;
(3) 聚氨酯板上墙后,应滑动就位。粘贴时,应轻柔,均匀挤压,使粘结胶浆与墙体和聚氨酯板能够充分的接触连接,并用力敲击聚氨酯板,使粘结胶浆与墙面充分接触;
(4)应自下而上沿水平方向铺贴,每排板应错缝1/3-1/2板长。具体见附图;
(5)在拐角处, 聚氨酯板的粘贴应垂直交错互锁,并保证板材转角处粘贴的垂直度。
(6)为了保证板面的平整度,应随时用2m靠尺压平铺设的聚氨酯板;
(7) 聚氨酯板粘贴时,板间的缝隙和高差不得大于,当缝隙和高差超过时,应用聚氨酯板条填平,并打磨平整,看起来紧密且平齐
;
(8)门窗及洞口角上粘贴的聚氨酯板应用整块裁出,不得拼接。并且聚氨酯板的接缝处要离开转角至少200mm。具体见附图所示
.7系统变形缝的设置:
贴板施工时,要注意应在下列位置系统变形缝:
(1)主体结构设有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处;
(2)根据工程个体设计,系统需设置变形缝处;
(3)墙面的连续高、宽度每超过23m,且未设其他变形缝时;
(4)外保温系统与不同材料相接处。
.8 保温板粘贴后,对每层设置
聚氨酯板施工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