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调查报告.docx2021 年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调查报告
【 工作汇报】
我志愿,我快乐 _! 青少年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栋梁之才,让大学生置身于公益事业,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有益于推动我国的公益事业蓬勃发展。下面是大学生参与情况
本次调查发放问卷 60 份,返回有效问卷共 54 份,调查了 54 位重庆市主城区
的大学本科生。
1. 样本分布情况:在所被调查的对象中,大学一年级学生的有 6 位,二年级的
有_位,在大三的有 _位,处在大四的有 5 位。在被调查的对象中,其中一年级学
生占 %,二年级的学生数占 %,大三的学生占 %,大四的学生为 %。
受调查者的基本情况:所调查中,男生为 30 人,所占比例为 %; 女生为
24 人,占总数的 %。
二、大学参与公益事业的热情度
针对大学生参与的热情度问题,主要以他们对于公益事业的态度、大学期间是否参加类似活动以及在参与过程中遇到挫折会怎么办的三个题目进行分析。如果大学生支持参与公益活动,就会首先自己从心理上就有付出的准备,遇到挫折会有怎么办,处理得好就会继续参与。
对于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态度调查结果,有 30 人持以肯定的态度,所占比例为 %,而近有 30%的人不大支持大学生参与。在大学期间是否参与过公益组织的一些活动, 占比例为 % 的大学生表示参加过公益活动, 而有 %的大学生表示是由于时间限制、不了解相关信息 没有兴趣、其他原因等未曾参与过。依据相关分析,参加过公益组织活动的 25 人抱以支持的态度,而没有参加过的 8 人
就不太支持,结果如下图:
从中可以看出,应该是大学生从心理上接受公益事业, 要支持公益事业的发展。
态度上的转变就意味着更多的大学生会积极参与。大学生不热心于社会公益活动,
很大程度上就源于大学生本身对公益活动理念的认知不佳,参加公益活动的方式
有很多,而逃避公益活动的理由也有很多,时间限制、没有不了解相关信息等原
因为措辞。在缺乏正确理念的情况下,我们看到身边的不少同学不愿奉献,或者
单纯追求奉献的直接回报,甚至不知道何为奉献。
而在参与过公益活动的 38 名学生遇到挫折后会怎么办结果见下表:
A.
当作锻炼自己
,
更加振奋
9
%
B.
接受教训
,
继续工作
_
%
C.
受到打击
,
退出活动
_
%
D.
感到委屈,再不参加活动
2
%
可看出 %的同学即使受挫折, 也会继续参与下去, 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克服困难,较大部分同学的热情度是挺高的。
二、大学参与公益事业的方式及获取信息的途径
主要针对参与过公益活动的 38 名学生调查,从而得知他们参与过爱心捐助类、各类大型赛会志愿者、慰问福利院、 交通协管员、支教等哪些公益活动,靠何种方式来为公益事业做出自己的应尽的贡献。
获得信息的渠道越广泛,参与公益事业的途径就更加便捷,更有利于找到适合自我的活动从而改善参与的效果。以我市的公益组织了解状况以及通过什么渠道来获得公益活动的信息为主题,对参与过公益活动的进行调查。
由此图可以看出,在参与过公益活动的 387 名学生中,慰问类的活动有 % 的人参与过,为参与最多的活动,出于大学生的同情心以及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利用自己的时间做出一定的爱心奉献。 %的学生表示自己做过各类大型赛会志愿者,大型赛会需要较多的志愿服务者,而大学生也能利用这个机会把自己学的一些东西用在实处。 %的学生参与过爱心捐助类的活动,当然学生时代自己并没有多少资金来捐,更多的应该是书籍、旧衣物、献血等。支教类的活动应该理解为不是长期支教,短期的利用寒暑假或周末等时间的志愿活动。
参与这些活动的信息是从哪里获取的,通过什么方式,公益事业的发展离不开
公益机构,对于我市的公益机构了解程度如何,这些问题通过调查有一定的了解。
A.
志愿服务机构
7
人
%
B.
学校团委、学生会、志愿服务团体
2021年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调查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