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的:1把握李清照词深婉细腻的艺术风格
2在诵读品味中进步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诗词鉴赏才能
教学重点:解读文句,分析意境,把握李清照词的艺术风格
教学难点:词中意境的把握品味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大多表述的是单纯思夫或怨其不返的情结,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也同样因离别而苦恼着。这种独特的构思表达了李清照对赵明诚的无限钟情和充分信任,表达了她开朗的性格,擅长为对方着想,和一般妇女的狭隘心胸不同. (精品文档请下载)
5名句赏析:“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明确:。人在愁苦中总是皱着眉头,愁眉苦脸的,词人正是抓住这一点才写出“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两句,使人假设见其眉头刚舒展又紧蹙的样子,从而体会到她内心的绵绵痛苦。“才……,却……”句式表现愁运动之速,而愁从可见的眉间藏到心头,更使人领略到女词人的万千愁绪,给人以无止境的遐想。 (精品文档请下载)
五、背诵全词,比较鉴赏李清照写愁的名句,小结李清照词的语言特色和艺术风格.
比较鉴赏:1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
2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
3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凤凰台上忆吹箫》
明确:语言特色(清丽典雅)
艺术风格(深婉细腻)
六、课堂训练
1、对这首词的理解,不全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
A 上片首句通过视觉、触觉的感受,点明时间已进入深秋,接下两句写词人轻轻解开丝罗的裙衣,小心登舟的情态。 (精品文档请下载)
B “云中”三句是说,当空中大雁飞回来时,谁托它捎来书信?我正在明月照满的西楼上盼望着呢。
C 下片前三句的意思是说,自己和丈夫分居两地,“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直接点明了夫妻的两相恩爱,充分表达了李清照对赵明诚的无限钟情和充分信任。 (精品文档请下载)
D “此情"三句的意思是说,这种相思之情,如同“花自飘零水自流"一样,是没有方法可以消除的。
2、对这首词的分析,不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上片写词人思念其丈夫赵明诚,下片写离愁无法排遣。
B上片写相思,虽无一字道出,却句句包孕,极为含蓄.
C“云中"句虽是词人的主观臆想,却表达了对丈夫的深切思念。
D后三句新颖别致,以浅近朴实的语言,生动地写出了感情的不可遏止。
七、播放歌曲《月满西楼》,在歌手安雯的深情演绎中使学生进一步领略李清照词所创设的优美意境,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精品文档请下载)
八、布置作业:课外延伸阅读语文读本上李清照的豪放词《渔家傲﹒记梦》
《一剪梅》教案
教学目的
1 把握李清照词深婉细腻的风格
2 在诵读品位中进步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诗词鉴赏才能,把握李清照词的艺术风格,
教学重点
1、 情景交融的写法。2、背诵相关名句。
教学难点:寓情于景的、含蓄的写作风格
教学步骤
一 导入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十年。"我们前面领略过诗圣,诗仙,诗豪,诗鬼的各式诗歌,诗歌到了唐代,开展到了颠峰,宋代的词人在诗这个领域已经很难有所打破,那么他们怎么办?(问学生)对,他们另辟蹊径,转向了词这个较新的领域。提到宋词,大家就会想到它分为两大派别,(请学生作答)对,婉约派和豪放派,并列出它们各自的代表人物。婉约派有个填词
“巾帼不让须眉”的女词人,就是李清照。(精品文档请下载)
二 :作者简介和写作背景(重点突出作者前期和后期作品的宏大不同)
李清照(1084-1155),宋代著名女词人,,其父李格非是苏轼的学生,其夫赵明诚是著名的金石考据家。李清照夫妇雅好词章,常相唱和。14岁时的李清照能写出让其饱读诗书的父亲定言到,“我如今已没有才能来评论你的词,需要大家。”,从其词做的成就中来看还是令人置信的。她的前期作品主要是表现她作为大家闺秀拥有的优裕生活下的闺情相思,风格明快妍丽。(精品文档请下载)
1127年,靖康之乱,李清照随家颠簸南下,后来丈夫病死,李清照亡国继以亡家,余生孤苦,郁郁而终。这个时期她的风格来了个大的转变,多写国破家亡的离乱生活,沉哀入骨,词情凄黯。(精品文档请下载)
婚后不久,赵明诚即远行,李清照便写下了这首《一剪梅》寄给丈夫,就是我们要学的这一篇。
三 正文研读
1 播放歌曲《一剪梅》,让学生感受诗歌里面所蕴涵的意境,在学生跟着歌曲吟唱。
2 老师范读,让学生进一步感受。
3 学生齐读,注意提醒学生一定要在感情的根底上。
《一剪梅》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