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生活中的沟通与深度访谈1深访:关键是提出好问题2深度访谈的准备工作3深访过程中的实用策略4深访过程中的侧探技术应用5目录深度访谈的记录方式6深度访谈的资料分析7如何写作深访报告8第一章生活中的沟通与深度访谈?打破坚冰五要素?合理的场景与第一印象:一个采取主动行动去结识陌生人的人,需要看起来是一个安全而诚恳的人。?趣味与共鸣?粘连的发问:通常人们不好意思不回答由自己的话引起的疑问。?关联信息与相似性:同乡、同校、共同爱好,会“套近乎”?话题处理:表现出尊重感与分寸把握。?较低成本得到大量高质量数据?选择性、启发性、高强度信息交换?深访与其他谈话形式比较:漫谈式、讲演式、采访式、谈心式。?深度访谈的三种形式?高结构化/标准化:数据统计?半结构化?非结构化/非正式?深度访谈的几种分类?个访与群访:深访较少群访?单一深访与复合深访?结构型与非结构型深访?一次深访与二次深访:二次深访应做好与第一次深访的衔接工作?深度访谈的地位:构建策略思路的定性研究工具第二章深访:关键是提出好问题?案例:以“奢侈化消费”为主题的深度访谈提纲要素?核心概念定义:什么是奢侈品?(描述实质、特征、举例)?奢侈化产品和非奢侈化产品的消费模式异同?奢侈化消费的动力?奢侈化消费的营销模式?深访的开头:建立一个谈话气氛双方的平行性和关联性?对于访问者与访问机构背景情况的介绍?访问的目的?对于信息未来用途的介绍?介绍访问时间长度、主要内容点?关键就是会提出好问题?用探询(探测)题,而不用是非题:你对XX问题有什么看法??用递进的方法进行询问?询问问题的间接性:寻找问题不同的切入角度,如“你认为时尚代表另类、前卫、流行还是什么?”,而不是简单的询问“你觉得你自己时尚吗?”?注意语言中的含混、诱导与情绪化:尽量客观、清晰、易懂?遵循逻辑思路设计问题顺序?避免多重性问题:“你是怎么看你的老师和课程设置的?”就是多重性问题?用好侧探的方式第二章深访:关键是提出好问题?倒推式提纲设计法?提纲的不断完善与调整:第一次访问的心得要更新到第二次访问的提纲中去?深访提纲中的九种典型问题?缺少自然、轻松的暖身问题:没有暖身问题或者暖身问题过长都不合适。?问题设计成是非题?受访者听不懂的专业化语言?过于直接的问题往往问不出什么,应从不同角度、层次与情境下侧面提出问题。?寻求表态评价的问题?使用简单的大词,如“价值观”?单线式问题,缺少类比?访谈提纲中的要点一定要明确、重点指示。第三章深访的准备工作?深度访谈也充满了权力之争:谁来主控场面?深访访员的个性、相貌和头脑?个性:长于人际关系,既不冷漠,也不浮躁?相貌:气质、相貌中等以上,第一印象无反感,考虑相似对等原则?头脑:反应敏捷、细致,有一定实战经验,善于总结?找到“能够有助于研究者洞悉研究主题深层意义”的人:某个事件的介入者、研究人员、某种经验拥有者、舆论领袖、社会关系模式中的人员等等?找到访问对象:在区分类型基础上尽量差异化的抽样?达成约请后,动之以情、诱之以利:“您的经验和见解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我们掌握一些业内的最新动态,对您也是一次很好的交流机会”?针对受访者本人和所涉及研究领域的知识准备?找到交流中适当的关联话题,打破陌生感?访问员要对进行的研究主题、内容、研究方向等深入把握?试调查也非常必要?深访的事务准备?访问工具的准备:提纲、录音、笔记本、礼品?带一份访问机构的介绍资料?深访时间多在1-2小时?访问地点的设定尊重受访者的意愿与方便?用心观察受访者在访问初期的表现:根据受访者的情绪确定谈话技巧、调节气氛第四章深访过程中的实用策略?引领访谈的七个基本方法?事前了解一些与受访者相关的背景信息?让受访者对整个过程有一种整体把握感:清晰介绍本次访问的背景和流程?通过中间引介媒介提出问题:如报刊上最近讨论的与受访者群体相关的报道?利用FORM问题:family、occupation(职业)、recreation,motivation?用鼓励性方式激发受访者贡献特别信息,人们都有帮助他人的动机。?通过对现场情况的观察、发现而提出一些关联性的问题?过高或过低形象的访问者会改变受访者的对话态度与内容选择?逆境解围的十二个沟通策略?自贬策略:注意不要过度说自己没经验、没主见等等,可以说:“从刚才的对话中我受到很大启发”、“您的这个观察很有新意”等等。?信息披露策略:遵循社会交换理论?明确认可对方策略?聚焦策略:针对过于散漫与健谈的受访者,需要访问者技巧性的强调访问的核心问题又不伤害受访者的积极性,“你说的这点真的很有趣,那关于XX又是怎样的呢?”?僵局化解策略:不受对方态度影响,努力在其回答中发掘问题,延续对话?注意倾听并不时快速记录第四章深
《打破坚冰的深度访谈》读书笔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