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孔融读后感(精选8篇)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孔融读后感(精选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生日的宴会上,服务员端上了一大盘烤鸭。我拿起一块面,夹了一些鸭肉和葱,蘸了酱,把两头裹起,卷好。大家都眼巴巴地看着我。我想:你们可别以为我是个“馋嘴猫”,我可不是做给自我吃的!我放下筷子,用双手将烤鸭递给妈妈,大声地说:“妈妈,您吃!”在众目睽睽之下,妈妈接过我递给她的烤鸭,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一桌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都赞不绝口,说:“黄浩洋真孝顺啊!”“我也要让我的孩子向浩洋学习。”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看来,我已成为大家学习的“有孝心的好少年”的榜样了,我必须要做得更好!
5
此刻,我才明白,孔融四岁时就懂得谦让,而我已经九岁了,这么做也是完全应当的。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今后,我要用一颗善良的心去关心、爱护身边的每一个人,要做一个当代的小孔融。
孔融读后感5
在我的学习生活中读过数也数不尽的故事,其中有一个故事在我的记忆里印象十分深刻,你想明白是哪个故事吗?故事的资料是什么呢?那么让我给你细细道来吧……
我最最喜欢的故事是《孔融让梨》,《孔融让梨》这个故事绘声绘色地记叙了:孔融家有七兄弟,他排行老六,一天,朋友给他家送来一筐梨,全都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孔融便选最小的梨,把最大的梨让给兄长吃。人们都觉得十分奇怪。都纷纷问他为什么不拿大梨吃,他却回答说:“哥哥年龄大,应吃大梨,我年龄小,当然应当是吃小梨哦!”“孔融让梨”的故事至今传为美谈。
当我读完《孔融让梨》这个故事后,一股对孔融的敬佩之情从我心底油然而生。孔融尊敬兄长的品质值得我学习,他的虚心谦让令我钦佩,他在一大筐梨中选了一个小梨!在他能够选大梨的情景下,他却毅然选择了小梨……从他身上我学会了谦让。明白了与人分享是一种欢乐的事。当我们遇到类似的事情时,不能自私自利,更不能自我只为自我着想,而是要懂得虚心谦让……仅有这样貌别人才会和你交上真正的朋友!
7
是啊,谦让是我们交好朋友的最好的方法。有一次,我家来了一个小客人,他是我的小侄子,他刚进门,我们俩人便玩耍起了,他问我说:“我们来玩你的玩具吧!”我说:“好吧!可我的玩具可没有什么好玩的呢?”“那儿,那儿不是有现成的吗?”他一边说一边用手指着我家的货柜中央。我定睛一看,那不是我的两个心爱的玩具和“百宝箱”么——摇控车和螺陀,百宝箱里可装有我18个奥运项目的比巴卜模型,这可是我的宝贝啊!我平时连碰他们一下都舍不得,可他此刻说要玩,我当然不会同意,我刚要开口说不行,这时我想起孔融来,只觉得两颊滚烫,“干”与“不干”在我的心里直打架呢,但最终谦让战胜了自私。“好吧”我对小侄子说,于是我和小侄子又开心的玩了起来……那一天是我记事以来玩得最开心的一天······
可见,一个人具有谦让是多么重要,朋友你学会谦让了吗?学会了与人分享欢乐吗?
孔融读后感6
今天,我读了一篇故事,名叫《孔融让梨》,我读后很有感触。这个故事说的是:东汉鲁国,有个叫孔融的小男孩。他非常聪明,也很懂事。在他四岁时,有一次,爸爸拿回来一袋梨,给孩子们吃。爸爸让孔融来分梨,孔融把最大的给了爷爷奶奶,把比较大的给爸爸妈妈,把其他的给了哥哥弟弟,而把最小的给了自己。大家都夸他懂事。
读到这里,我才知道,“年纪小,应该吃小的”,说得太好了。以前,我总觉得,我是小孩子,应该多吃点。每次妈妈让我选吃的,我总会比了又比,选了又选,哪怕只大一点点,也是好的啊!而一个仅有四岁的小孩竟那么懂事!想到这儿,我的脸上一阵发烧,不禁惭愧不已。
7
以后,我一定要像孔融那样,尊老爱幼,他的品德是我们从小就应该学习的。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种尊重,是一种宽容,是一种贡献,是一种能化解人与人之间矛盾的救济药。它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和谐,作为学生的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这种美德,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孔融读后感7
孔融是东汉末年的一名天文学家,在他小的时候就知道了要谦让,在他四岁的时候,有一天家里买了梨让大家吃,结果哥哥姐姐都来抢梨吃,孔融却没有动,因此爸爸让他来分梨,孔融先把两个最大的梨给爸爸妈妈,然后把稍微小一点的`给哥哥姐姐们,留了一个最小的给自己,爸爸问:“你为什么只吃小的梨子,而把大的梨子给我们呢?”孔融说:“我是年龄最小的,应该吃小的梨子,而大的梨子,应该给你们吃。”
一次,爸爸带着孔融和弟弟一起去郊外玩,走着走着,他们都渴了
孔融读后感(精选8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