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物理所有实验.docx必 修 一 实 验 专
试验一: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打点计时器的结构、原理及使用方法.
2.会用纸带求速度及根据 v-t 图象处理数据.
二、实验原理
1.打点计 、s3 利用打下的纸带可以:
B、C、D
。
⑴求任一计数点对应的即时速度
v
:如 vc
s2
s3 ( 其中 T=5×=)求出 B、C、D。。。。。。
2T
各点的瞬时速度,然后描绘 v
t 图像,通过图像可以求加速度。
s4
s5
s6s1
s2
s3
⑵利用“逐差法”求 a: a
9T
2
课时作业 (一)
一、选择题
1.以下是练习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的部分实验步骤,其中有错误的操作是 ( )
.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让纸带穿过限位孔,把复写纸片套在定位轴上,并压在纸带下面
B .用打点计时器的两个接线柱分别接上导线,与 6 V 以下低压交流电源相连
C.用手水平拉动纸带,然后打开电源开关
x0
D.取下纸带,用刻度尺测量最后一个点与计时起点的距离 x0,用公式 v= t 计算纸带
运动的平均速度
2.利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 ( )
A.能准确测出某点的瞬时速度
B.能粗略测出某点的瞬时速度
C.能准确测出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D.可用任意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代表某点的瞬时速度
3.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不用测量或计算就能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 ( )
A.时间间隔
B.位移
C.路程
D.速度
4.甲和乙两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它们的速度—时间图象分别如图中的 a,b
直线,在 t 1 时刻 ( )
A.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同
.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反
C.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
D.乙的速度比甲的速度大
5.一位同学在使用打点计时器时,纸带上的点不是圆点而是一些短线,这可能的
原因是( )
A.接到了直流电源上 B.电源电压不稳定
C.电源频率不稳定 D.打点针压得过紧
二、非选择题
6.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做“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
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 50 Hz ,则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
________.
A、B、C、D 是纸带上的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从图中读出 A、B 两点的间距 s=________; C 点对应的速度是 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
7.如图所示纸带是某同学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得到的,纸带的右端后通过打点计
时器,从点迹的分布情况可以断定纸带的运动情况是
______,若所用电源频率为 50 Hz,
A、B 间距离为
从打下 A 点到打下 B
点,共
13
个点迹,历时
______ s ,位移为
265 mm.
______ m,这段时间内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______ m/s.
8.在研究物体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的某次实验中,纸带的记录如图所示,图中
前几个点模糊,因此从 A 点开始每 5 个点取一个计数点,试根据纸带求解以下问题:
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多少?
BD段对应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打 C点时瞬时速度是多大?
9.用气垫导轨和数字计时器更能精确地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如图所示,滑块在牵引
力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 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
间为 t 1= s ,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 t 2= s ,已知
遮光板的宽度为 cm,分别求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和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大小.
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 50Hz,打下的纸带如图, 在纸带上按时间顺序取 0、1、2、3、
4、5、6 共七个计数点,相邻的两点间均有四个点未画出,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是 S1=、 S2=、 S 3=、 S 4= 、 S5= 、S6 =,打下计数点“ 5”时小车的瞬时速度
V5=__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 a=________m/ 。(保留 2 位有效数字)
在纸带上确定出 A、B、C、D、E、
必修一物理所有实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