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
让我们走近地理
第一节 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
一、解开地理之迷:
我国:最早出现“地理”一词的是公元前5世纪《易。系辞》
西方:公元前2世纪古希腊学者埃拉托色尼写出第一本地理专著《地理学》
二、地理和日常生活:熟悉生活环境、确认方向、识别天气、理解风土人情、进步生活适应才能
三、地理和消费建立:1、地理和农业消费 2、地理兴建工业企业
3、地理和交通、商业网点、区域规划、解决全球性的问题等
四、地理和风土人情:西伯利亚居民、狂欢节、圣诞节、斗牛、阿拉伯人的服装等。
第二章 我们怎样学习地理
一、学会看地图:1、地图制作过程:鸟瞰图形-—--平面图—-—--地图(P6)
(学习根底) 2、最早的地图:距今4700多年苏美尔人
3、地图的种类:(P7)
第二节 地图
地图三要素:
1、方向:
(1)通常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有指向标地图:箭头指向北方
(3)有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
(4)室外看地图:面朝北背朝南
(5)确定地平面方向:指南针;北极星;太阳;年轮;树叶疏密;山两侧的潮湿程度
2、比例尺:(1)定义:图上间隔 和实地间隔 之比
(2)表示方法: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
(3)大小比较:分子为1分母大,比例尺小
大比例尺
范围小
内容详细
小比例尺
范围大
内容简单
(4)用比例尺量算:注意线段式比例尺的应用
(5)一样图幅的两幅地图
(6)学校平面图宜用约1/1000的比例尺
3、图例和注记:(1)图例和注记的区别(P10)
(2)常用图例符号(P10)
4、看地图的顺序:图名——方向——图例——比例尺——图的内容
5、学会搜集地理信息(学习之本):图书馆查阅资料;上网查询;社会理论等
6、学会考虑地理问题(学习关健):地理事物的名称、分布、特征、成因、联络等
7、在野外旅行中学本、照相机等
第二章 地球的相貌
第一节 认识地球
一、地球的形状
1、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盖天说—浑天说—麦哲伦环球航行-卫星探测
即天圆地方—张衡的“天之包地,犹地之裹黄”—球体-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那么球体
2、麦哲伦航行的时间和道路:(P15)
3、地球是球体的证据:(1)海边看船;(2)草原看马;(3)麦哲伦环球航行;(4)月食时月球外表的圆弧形阴影;(5)现代探测技术及照片;(6)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7)登高望远(精品文档请下载)
二、地球的大小:外表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地球仪
几个概念:地球仪;地轴;北极;南极;赤道;经线;纬线;经度;纬度
纬线和经线
概念
起点
形状
长度
指示方向
纬线
和赤道平行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
以赤道为起点
圆圈(除极点外)
半球:不相等
全球:度数一样的纬线长度相等
东西方向
经线
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的弧线
以本初子午线为起点
半圆
所有的经线都相等
南北方向
3、经度和纬度
起点度数
最小值和最大值
北纬南纬东经西经
变化规律
纬度
赤道为0°
0°和90°
赤道以北为北纬以南为南纬
从赤道向南向北逐渐增大
经度
本初子午线为0°
0°和180°
本初子午线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逐渐增大
4、重要的经纬线:
(1)0°经线:又称本初子午线,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经度起点线
(2)180°经线:只有一条
(3)西经20°和东经160°:东西半球的划分界限
(4)0°纬线:又称赤道,经过厄瓜多尔首都基多,南北半球的分界限
(5)°°: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
(6)°°:北极圈和南极圈
5、低中高纬度的划分:0°—-30°——60°——90°
低 中 高
6、东西半球的划分: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西经20度向东到东经160度为东半球,西经20°向西到东经160°为西半球(精品文档请下载)
7、相对应
湘教版初中地理复习提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