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滑桩施工实施措施.docx抗滑桩施工实施措施
抗滑桩施工实施措施
1 / 21
抗滑桩施工实施措施
抗滑桩施工及接桩措施
第一章总述
一、编制范围
宜宾鲁能 B-05 地块边坡治理方案“桩板墙 +放坡+挡土墙”, 混凝土灌注采用导管法, 导管应逐节下设, 孔内的混凝土应一次连续浇注完毕, 随着混凝土
的继续灌注,导管也相应上拔,中途停滞时间不应超过 15 分钟。导管提升过程
中,下管口在混凝土内的埋深控制 2~6m。水下混凝土灌注过程中由专人经常测
量孔内混凝土高度,及时调整导管埋深。为防止钢筋骨架因混凝土压力而上浮,
当混凝土顶面接近钢筋笼底部时,适当降低混凝土灌注速度,至钢筋笼埋深 4m
以上时,可恢复正常灌注。随着导管的不断提升,孔口多余导管分节段拆除,拆
除时间不易超过 15 分钟,拆除的导管及时清洗干净。孔内混凝土灌注至孔顶标
高后,必须确认混凝土表面泥浆已经完全排出后方可终止灌注。 孔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进行桩头处理,桩头处理为 ~1m(埋设护筒时,孔顶标高须考虑桩头处理高度),残余桩头须无松散层。
三、质量标准
(1)保证项目
灌注桩的原材料和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实际浇筑混凝土量, 严禁小于计算体积。 浇筑混凝土后的桩顶标高及浮浆的处理, 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2)基本项目
桩身直径应严格控制。 一般不应超过桩长的 3‰,且最大不超过 50mm。孔底虚土厚度不应超过规定, 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桩底应落在持力土层上, 持力层土体不应被破坏。
(3)允许偏差项目
允许偏差项目,见下表。
抗滑桩施工实施措施
抗滑桩施工实施措施
4 / 21
抗滑桩施工实施措施
表 9-1 挖孔灌注桩允许偏差
抗滑桩施工实施措施
抗滑桩施工实施措施
21 / 21
抗滑桩施工实施措施
序号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 (mm)
检查方法
1
钢筋笼主筋间距
±10
尺量检查
2
钢筋笼箍筋间距
±20
尺量检查
3
钢筋笼直径
±10
尺量检查
4
钢筋笼长度
±50
尺量检查
5
桩位中心轴线
±10
拉线和尺量检查
6
桩孔垂直度
3‰L,且不大于 50
吊线和尺量检查
7
桩身直径
±10
尺量检查
8
桩底标高
±10
尺量检查
9
护壁混凝土厚度
±20
尺量检查
注: L 为桩长。
四、成品保护
(1)已挖好的桩孔及时放好钢筋笼,及时浇筑混凝土,间隔时间不得超过
4h,以防坍孔。有地下水的桩孔应随挖、 随检、随放钢筋笼、随时将混凝土灌好,
避免地下水浸泡。
(2)桩孔上口外圈应做好挡土台,防止灌水及掉土。
(3)保护好已成形的钢筋笼,不得扭曲、松动变形。吊入桩孔时,不要碰
坏孔壁。串筒应垂直放置,防止因混凝土斜向冲击孔壁,破坏护壁土层,造成夹
土。
(4)钢筋笼不要被泥浆污染;浇筑混凝土时,在钢筋笼顶部固定牢固,限
制钢筋笼上浮。
(5)桩孔混凝土浇筑完毕,应复核桩位和桩顶标高。将桩顶的主筋或插铁
扶正,用塑料布或草帘围好,防止混凝土发生收缩、干裂。
(6)施工过程妥善保护好场地的轴线桩、水准点。不得碾压桩头,弯折钢
筋。
五、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垂直偏差过大
由于开挖过程未按要求核验垂直度, 致使挖完以后垂直超偏。 必须根据桩孔
口上的轴线吊直、修边、使孔壁圆弧保持上下顺直。
(2)孔壁坍塌
由于桩位土质较松散, 抗滑桩开挖容易造成孔壁坍塌。 开挖前应掌握现场土
质情况,错开桩位开挖,随时观察土体松动情况,必要时可在坍孔处用砌砖,钢
抗滑桩施工实施措施
抗滑桩施工实施措施
6 / 21
抗滑桩施工实施措施
板桩、木板桩封堵;操作进程要紧凑,不留间隔空隙,避免坍孔。
(3)孔底残留虚土太多
成孔、修边以后有较多虚土、 碎石未进行清除时。 在放钢筋笼前后均应认真检查孔底,二次清除虚土杂物。
(4)桩身混凝土质量差
有缩颈、空洞、夹土等现象。在浇筑混凝土前一定要做好操作技术交底,坚
持分层浇筑、分层振捣、连续作业。必要时用铁管、 竹杆、钢筋钎人工辅助插捣,
以补充机械振捣的不足。
(5)钢筋笼扭曲变形
钢筋笼加工制作时点焊不牢, 未采取支撑加强钢筋, 运输、吊放时产生变形、扭曲。钢筋笼应在专用平台上加工, 主筋与箍筋点焊牢固,
抗滑桩施工实施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