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第一节道德是做人的基础
道德是区别人与动物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志。
道德是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变化的,没有什么永恒不变的抽象的道德。道德就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向人们提出和处理人和人之间、个人和社会、个人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道德的特点:阶段性、阶级性、多样性、针对性。
道德就是讲人的行为“应该”怎样和“不应该”怎样的问题。
道德是做人的根本。
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有两件事:一是学做人,一是学做事。
“做人”和“做事”毕竟是两回事,做好了“事”,并不等于做好了“人”。
怎样做人呢?最重要的就是以德为先、做有德之人。
所谓“才智”,就是文化科学技术知识;“德”就是思想品德。
第二节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是治国的重要方略
道德是调节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地位))
道德的作用:保证人类社会和谐有序的向前发展。
法律规范是最低的道德规范。
人类社会在其长期的发展地过程中,就逐渐形成了两大规范: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道德规范是做人的准则,规范个人行为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法律规范是保障个人与社会正常生产秩序的第二道防线。
道德与法律的区别:1、从产生与发展来看,道德要比法律产生的早。2、从依靠的力量来看,法律是由国家制定的,并由国家强制执行的。道德则不是由国家强制执行的。3、作用的范围不同,法律只干涉人们的违法行为,而道德对人们行为所干涉的范围则要广泛的多,深入的多。
道德和法律虽有区别,它们的关系却是十分紧密的。首先:从道德和法律的作用来看,德治和法治,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其次:从道德和法律的内容来看,二者有相互重叠的部分。再次:道德和法律有相互转换、相互作用的关系。
第三节中华民族是一个有传统美德的民族
我们的祖先十分重视伦理道德研究,十分重视用伦理道德协调人际关系,维持社会秩序。孔子提出儒家伦理思想。
认真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增强中华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有:1、交慈子孝,尊老爱幼;2、立志勤学,持之以恒;3、自强不息,勇于革新;4、仁以待人,以礼敬人;5、诚实守信,见利思义;6、公忠为国,反抗外族侵略;7、修身为本,严于律已。
第四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呼唤社会主义职业道德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要区别是:社会性质、所有制、分配制度、生产目的。
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手段,它在经济发展中主要起到一种资源配置的作用。市场经济就是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所谓职业道德,它是指从事一定职业劳动的人们,在特定的工作和劳动中以其内心信念和特殊社会手段来维系的,以善恶进行评价的心理意识、行为原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人们在从事职业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内在的、非强制性的约束机制。
职业道德三个方面特征:范围上的有限性、内容上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形式上的多样性。
市场经济是[正面影响]:一种自主经济[自主道德观念]、一种竞争经济[竞争道德观念]、本质上是一种经济利益导向的经济[义利并重的道德观念]、是极为重视科技的经济[学习创新的道德观念]。
社会主义提倡在竞争基础上合作、在合作基础上鼓励竞争的道德观念。
市场经济[负面影响]: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
道德建设应和个人利益挂钩。
职业道德建设必须坚持以人
国家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认证考试复习资料之职业道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