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配送中心规划与设计
配送中心规划要素:
配送中心选址
内部布局选址
储位规划
合理布局的目的
宏观经济运营业务
调整大量生产与大量消费的时间差
调整生产与消费波动
内部物品调配业务
降低运输成本,以经济的批量发货和进货;
把分散保管的库存物品汇集在一起,并提高包括保管在内的效率
把多种供应商品集中,或向消费者计划运输而集货
流通加工
提高运输效率,在消费地点进行装配和加工等;
使商流和物流活动分开,提高效率
配送质量
提高对客户的服务水平,在靠近消费地保管;
保持合理库存,维持对顾客的服务水平
配送中心布局时,应考虑的主要问题
应设置的配送中心的数目
配送中心的地理位置,即选址
配送中心的规模大小
配送中心的进货渠道和服务的用户
计划区域内中转供货与直达供货的比例
规划中药考虑的费用问题:建设会、运营费
配送中心选址
第一节配送中心选址规划
四个原则
选址方法
影响因素
选址原则
*
经济、自然、政治
*
定性
定量
*
一、配送中心的选址原则
配送中心的选址,实际上是一个多种因素平衡和协调的过程,要选出投资省、占地少、建设快、运营费用低、具有最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方案
。
。
。
二、配送中心选址的影响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1)交通运输。必须考虑对外的运输通路,交通便利,进出通畅。
(2)产业布局。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各类开发区和大市场等等,是物流配送服务需求的直接拉动者和货源产生地。
(3)货物流向。对于供向物流来说,配送中心应当选择靠近生产企业的地点。对于销向物流来说,配送中心应选择靠近客户的地方。
(4)人力资源。不但需要懂技术、会管理的“白领”人才,还需要很多能熟练操作的“蓝领”人才。
(5)城市规划和发展。选址不但要符合城市规划,而且要考虑城市扩张的速度和方向。
(6)政策法规。包括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土地政策、优惠措施(如用地、税收)等。
(7)社会影响。产生的噪音、尾气、粉尘等环境污染,会对周边居民的生活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对周边交通秩序产生较大干扰,易引起车流紊乱、交通拥挤、交通阻塞等。还要考察与周边人文环境和城市景观的协调程度,不能够破坏周边的人文环境和城市景观。
二、配送中心选址的影响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
(1)用地。土地是最宝贵的资源,配送中心的位置、面积、地价等都是十分重要的因素。
(2)地质条件。地形、水位、土壤承载力等。
(3)气候条件。周边不应有产生腐蚀性气体、粉尘和辐射热的工厂,至少应处于这些企业的上风方向。
三、配送中心的选址方法
定性
定量
德尔菲(Delphi)法
综合因素评价法---因次分析法
单一地址---重心法
多设施地址---混合整数规划
1、德菲尔法
德菲尔法是20世纪40年代由Helmer和Gordon首创,1946年美国兰德公司为避免集体讨论存在的屈从于权威或盲目服从多数的缺陷,首次使用的定性方法。
第六章 配送中心规划与设 计[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