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贤中学课程方案.doc奉贤中学课程方案
敦本重学 奉文育贤 主动发展
——上海市奉贤中学课程方案
【前言】
创建于1914年的奉贤中学,已有近百年的办学历史。2004年学校异地新建成为城郊新建大生命价值,促进学生形成“贤(敬奉贤人)、诚(诚实守信)、实(务实求真)、进(进取创新)的健全人格,进一步帮助学生成为”自尊、自信、自强、自律、自觉、自强“的奉贤中学人。
3、以现代人才观和教育质量观为准绳,聚焦课程、变革教学。树立有效教学观,落实三维课程目标,保证基本课堂教学质量,把教学过程作为知识传播与生成的过程,生命成长与形成的过程,师生间、生生间互动的过程。注重学科间的有机整合,知识与能力并重,科学与人文并存,知识与情感交融,知识与生活交汇,“确定性知识”与“非确定性知识
”结合,结果与过程统一。
扎实探索“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不断以教育的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加强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作为教师教学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运用到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组合、重构,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凝聚效应,促进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根本变革。
4、建立并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交流合作、勤于实践”,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完善,采取多元、发展、综合性的评价标准,以学生的生成、发展、问题解决能力、自主性等高水平的学习结果作为评价依据。实现教学减负、增效,以优质的教学获得一流的教学质量。充分考虑学生个人兴趣、爱好、特长的不同以及态度、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本着尊重差异,挖掘潜能,以实现个性发展的原则,实行学分制评价和发展性评价。注重课内外相结合,学校社会相结合,相互渗透延伸,互为补充推进。
进一步推广分层选择、师生互动、主题研究、任务驱动、合作学习、问题抛锚、实践感悟等策略,加以学科间相互借鉴,完善“自主、合作、体验、发展”学科教学策略。进一步完善第一轮规划实践中所构建的各科教学模式,并逐步探索和推广“二二三四”教学范式。
5、以自主研发与引进相结合的方式,努力打造融拓展、体验、研究的三维一体的社团课程系列,形成校本课程精品,促进课堂教学改革和学生的自主性学习。
二、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以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三类课程为主要生长点,构建重基础、多样化、多层次、综合性、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
(二)具体质量目标:
优化学校的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三类课程的课程框架、运行机制和评价反馈机制;按不同年级设立目标明确、内容多样、形式灵活的校本化课程;课程力求体现基础性、整体性和选择性的结构,结合校情逐步形成具有鲜明学校特色的三年课程设置系列和目标:
1、品德目标:通过“会自主、善合作、勤体验、求发展”的自我生活教育过程,不断改善学生的生活经验、生存状态和生活质量,促进学生形成“贤(敬奉贤人)、诚(诚实守信)、实(务实求真)、进(进取创新)”的健全人格,进一步帮助学生成为“自信励志、自省律己、自觉求知、自主生活”的奉贤中学人。
2、知识目标:全体学生学科知识全面、基础牢固、运用灵活,文理兼通,了解艺术、运动知识和生活知识,了解科学新发展;部分优秀学生知识结构合理、知识面宽,适度超过学科大纲标准。
3、能力目标:全体学生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学习计划能力、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提问能力、归纳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外语能力,IT能力;部分学生具有创新能力,社会活动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初步的经济活动能力,外语优秀,较高的软件设计能力等。
4、体质目标:全体学生体检合格率、体锻达标率高,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运动习惯;部分学生体育竞赛获奖。
5、科艺目标:全体学生具有科技制作技能和艺术欣赏能力,部分学生有较高水平的技能特长。具有高尚的艺术情趣,健康的审美能力,基本的鉴赏、体验和表现美的能力,熟悉一定数量的国内外艺术经典 。
三、课程结构
在认真学习并积极贯彻二期课改方案的基础上,学校继续构建体现基础性、整体性和选择性的课程结构。我们对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三者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基础型课程是强调促进学生基本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体现国家对高中生的基本要求。它由各学习领域体现共同基础要求的学科课程组成,是全体学生必修的课程。注重的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三观”、基本信念理想态度、基本的身心素质等。拓展型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自我规划和自主选择能力为宗旨,着眼培养、激发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
奉贤中学课程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