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肝损伤临床路径一、药物性肝损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药物性肝损伤。(二)诊断标准根据《2007急性药物性肝损伤诊治建议》(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肝胆疾病协作组),《实用内科学(第14版)》(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有药物治疗与症状出现的时间规律性:初次用药后出现肝损伤的潜伏期在5~90d(提示),有特异质反应者潜伏期可<5d或>90d(可疑)。停药后出现肝细胞损伤的潜伏期≤15d,出现胆汁淤积型肝损伤的潜伏期≤30d(可疑)。(2)有停药后肝脏生化指标迅速改善的病程经过:肝细胞损伤型的血清ALT水平在8d内下降>50%(高度提示),或30d内下降≥50%;胆汁淤积型的血清ALP或TB在180d内下降≥50%(提示)。(3)必须排除其他病因或疾病所致的肝损伤。(4)再次用药反应阳性:再次用药后,迅速激发肝损伤,肝酶活性水平升高至少大于正常范围上限2倍以上。(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2007急性药物性肝损伤诊治建议》(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肝胆疾病协作组),《实用内科学(第14版)》(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支持治疗①停止可能引起肝损伤的药物,注意休息药物性肝损伤的患者,应卧床休息;恢复期逐渐增加活动,但要避免过劳,以利康复。②营养药物性肝损伤患者宜进食高蛋白质、低脂肪、高维生素类食物,碳水化合物摄取要适量,不可过多,以避免发生脂肪肝。恢复期要避免过食。绝对禁酒,不饮含有酒精的饮料、营养品及药物。(2)药物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病人有明显食欲不振、频繁呕吐并有黄疸时,除休息及营养外,可静脉滴注10%~20%葡萄糖液及维生素C等。根据不同病情,可采用相应的护肝抗炎(腺苷蛋氨酸,多烯磷脂酰胆碱、甘草酸制剂)及中医中药治疗。(四)标准住院日为14-20天。(五)进入路径标准。。,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隐血;(2)肝肾功能、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脂肪酶、凝血功能、甲肝病毒、乙肝病毒、丙肝病毒、丁肝病毒、戊肝病毒血清标志物、乙肝五项;(3)心电图、腹部超声、胸部X线片。:(1)肝纤维化四项,肿瘤标志物,ANA,ANCA,免疫球蛋白,C3,C4,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血铜蓝蛋白,甲状腺功能;(2)肝脏CT、肝脏WRI、肝活检术,组织病理学检查。(七)选择用药。,叶酸、维生素C、维生素E。,S-腺苷-L-蛋氨酸,多烯磷脂酰胆碱,熊去氧胆酸,还原型谷胱甘肽,五酯胶囊,双环醇、前列地尔等。、白蛋白。(八)出院标准。。。(九)变异及原因分析。,退出本路径。,或患者依从性差,可导致住院时间延长。二、药物性肝损伤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药物性肝损伤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4-20天时间住院第1天住院第2-3天住院第4-10天主要诊疗工作□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完成
药物性肝损害临床路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