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1课《毛遂自荐》导学案
15*、知音
1、学会认“鹦、鹉、惶、怔"4个生字。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联络有关语句说说谁是鸟的“知音”,体会作者劝告人们真心保护鸟儿的情感。
湘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1课《毛遂自荐》导学案
15*、知音
1、学会认“鹦、鹉、惶、怔"4个生字。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联络有关语句说说谁是鸟的“知音”,体会作者劝告人们真心保护鸟儿的情感。
采取自主 、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探究
学习流程
怎样学习
学习什么
1、导入
简介“高山流水觅知音”这个故事。
板题读题,理解“知音"意思,即真正理解自己的人。
2、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考虑到底谁是谁的知音?
2、检查自学情况。
(1)、我会读。
鹦鹉 惶恐不安 怔住
(2)、到底谁是谁的知音?相机板书。
小组讨论
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少年才是鸟儿真正的“知音"。
(1)划一划:用横线划出少年说的话,用波浪线划出群众说的话,用括号标出养鸟老人的话.
读一读:分角色读一读他们的对话,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
(3)想一想:从这些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
(4)演一演:小组内演一演,注意不同人的语气、动作。
展示交流
展示小组讨论的问题.
如:面对养鸟老人的问题“我这鸟儿唱的怎么样?”围观的群众和少年不同答复的句子。
比较:“我这鸟儿叫的怎么样?”
“我怎么听着这鸟儿唱的不是美歌呀?”
小结:第一句的问号表示疑
15《知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