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建国任务,举行的时间、地点、内容:
时间地点:1949年9月在北平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内容:(1)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大革命”,
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1、十一届三中全会:时间、内容、意义。
1978年底,重点:内容:彻底否认“两个但凡"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道路;停顿使用“以阶段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立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指导集体。 (精品文档请下载)
意义:它完成了党的思想道路、政治道路、组织道路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立的新时期。 (精品文档请下载)
2、民主和法制建立:刘少奇案平反,八二宪法(第四部)及系列法律的公布。
第9课改革开放
1、改革先从农村开场:采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形式。
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建立在公有制根底上的,目的是冲破阻碍消费力开展的人民公社,说明要保持社会主义制度旺盛的生命力,必须改革不适应消费力的消费关系。采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进步了农民的消费积极性。 (精品文档请下载)
2、对外开放:从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广州的深圳、珠海、汕头,福建的厦门)开场的;开放格局:开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放格局。 (精品文档请下载)
3、国企改革:三个方面,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开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开展;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消费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精品文档请下载)
第10课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根本道路:一个中心,两个根本点指:以经济建立为中心,坚持四项根本原那么,坚持改革开放。 (精品文档请下载)
2、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邓小平理论是实现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和指导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展的新阶段。因为第一次系统的答复了社会主义建立的根本问题,指导党制定了初级阶段根本道路。 (精品文档请下载)
第11课民族团结
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意义:对祖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开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2、共同开展的典型——西部大开发带给西部的新气象。
第12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1、一国两制的含义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这是为解决台湾问题,恢复行使香港、澳门主权,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而制定的一项重要战略方针。 (精品文档请下载)
2、回归祖时间,说明了中国综合国力进步是成功的根本原因,和清政府腐败落后导致失地相比较。识别行政区的区旗区徽. (精品文档请下载)
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第13课海峡两岸的交往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根本方针:分为建解放台湾)、改革开放后(一国两制,统一祖国)三个时期,最终在“一国两制”根底上形成。 (精品文档请下载)
2、海峡两岸的交流:1987年,两岸打破了近38年的隔绝状态;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1991年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两个民间团体通过对话达成九二共识(坚持一个中国原那么;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1995年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的指导思想. (精品文档请下载)
第14课钢铁长城
1、海军建立: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建立,新中国成立后,又相继建立了北海、,1974年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进入20世纪90年代,海军已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
(精品文档请下载)
2、空军建立:在陆军的根底上建立的,20世纪50年代已拥有各种飞机三千多架。-—国产化——自己研制. (精品文档请下载)
3、导弹部队:1957年开场组建,担任核还击的特殊任务,陆续装备了中程、远程、洲际导弹核武器,还有其他多种型号的导弹. (精品文档请下载)
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我外交政策:建国初面临的环境(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进展遏制和封锁,许多国家缺乏理解).政策的特点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目的是为国内经济建立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外交成就是第一年和17个国家建交. (
历史复习提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