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火的民俗.doc1关于火的民俗传说地球上本没有火种,那时人类的生活非常困苦。没有火烧烤食物,只好吃生的东西;没有火来照明,就只好在那无边的黑暗中,度过一个又一个漫长的夜晚。在古老的中国出现了一位祝融,被尊为火神,以火施教,为民造福;在希腊神话中有一位让人敬仰的神,他从太阳神阿波罗那里盗走火种送给人类,后受到宙斯的严酷惩罚,他就是普罗米修斯。两位天人都给人类带来光明,而且来之不易。传说归传说,神话是神话,我更愿意相信原始人是无意中吃了被闪电击中或大自然自燃的火烤熟的东西,觉得合口胃,后来又慢慢学会钻木取火。不管怎么样,火表示旺的意思,还有驱邪去晦之意。在闽南许多地方,过年时都要在桌底下放一个火炉,全家围炉一起吃年夜饭,寓意来年生活像火一样越来越旺;还有新娘刚进夫家门时要跨火盆,表示借火势去掉晦气,从此生活像火盆一样红红火火。那些都是搞点小火,象征一下,意思意思而已,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漳州招商局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大径社区会举行一年一度的“跳火堆游火巷”活动。这项沿袭了几百年的大型寓教于乐的风俗习惯,寄托了人们欢庆元宵、共贺丰年美好愿望。每年春节刚过,大径社区家家户户便紧锣密鼓地为“跳火堆游火巷”做足准备工作,如稻草、彩旗、烟花、木炭等活动必备的物件。负责活动的主要人员还要联系鼓乐队、腰鼓队等,准备给村民呈现一场精彩绝伦、欢天喜地的盛大场景。漳州招商局大径社区位于厦门湾南岸,与台北金门仅一水之隔。大径2社区许氏家庙历史悠久,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金门县许氏第十世迁移而来,两地许氏宗亲、族亲“人同根、神同祖、文同源”。近两年金门许氏宗亲还专门携结合了电音和台湾传统的民俗艺阵三太子表演的“电音三太子”到大径社区和宗亲们一起共度元宵节。活动当天,各家都在社区要道上,每隔一段距离用干稻草束成一大束,像架枪支那样立在自家门前,妇女们举着香火站在草束后面守候着游行队伍的到来。中午12时许,锣鼓声、鞭炮声、吆喝声连成一片,这预示着“抬神跳火堆游火巷”活动正式拉开序幕。游行队伍中有举彩旗的小孩,有穿蓝长衫的长辈,有抬神的青壮年等等,整个队伍浩浩荡荡。从供奉姑爷祖的永安宫出发,走在前头的是旌旗、锣鼓队,其次是抬神座的,抬的神座有保生大帝、妈祖、关帝公,紧跟着的是社区腰鼓队以及近千名信众自由组成的千米长龙队相随,锣鼓喧天、彩旗飞扬、鞭炮齐鸣、热闹异常。游行队伍沿着社区的巷道向前流动,每到堆放草束的地方点燃稻草,这时举香等候在草束后面的妇女们虔诚地给各神座上香祈求平安,蹿腾的火苗冉冉升腾,人们都要从火堆边经过,个个面红耳赤,全身发热,像似汲取了吉祥的力量。这就是“游火巷”,拉近了人们与火的距离,对火的崇拜。“跳火堆”的场面比“游火巷”更惊心动魄,更扣人心弦。村民们都聚集在祖祠许氏家庙,一起观看抬神的勇士们“跳火堆”。“跳火堆”前,各家把木炭、干稻草集中拿到许氏家庙门前堆成一堆,点燃,顿时火焰熊熊。游行队伍到达时,游行的人们依次从火堆上跳过去,大多都是青壮少年。站在一旁观看的邻里乡亲们肯定替他们捏一把汗,就这事,我问过跳过火堆的同学,在跳之前会紧张害怕吗?他是这样说的:“会一点,但在3那么多乡亲们的助威下很容易让人忘记紧张和惧怕。一心想着要把神座高高抬起来,冲过火堆,有佛祖的保佑,祈盼来年平平安安、事业发达,什么就不怕了。”当我问到真的不烫脚吗时
关于火的民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