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古诗词中“流水”意向的研究.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古诗词中“流水”意向的研究.doc1古诗词中“流水”意向的研究摘要:水,是生命的摇篮;奔腾不息的流水,更是人类文明的摇篮。水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加上“流水”的各种形态,人们常用流水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流水”的各种意向也广泛地出现在各种诗词中,涉及的意向不胜枚举。关键词:古诗词;流水;意向袁行霈先生在《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向》一文中明确指出:“意象是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作者借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刘勰也曾说过:“登山情则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因“流水”流淌不息、永不停歇的特点与愁绪的无始无终的感觉正好吻合,所以“流水”经常用来比喻愁苦:离别之愁、不得志之愁、亡国离恨之愁等;潺潺的流水也寄托了作者的绵绵相思之情:既思念家乡也思念家乡的亲人;滚滚东逝之水,常能引起人对时光流逝感叹,既寄托了作者对时间、生命的无限遐想,同时也有对人生短暂,生命渺小的感悟;也有的作者另辟蹊径,抒发了老当益壮、昂扬向上的积极的人生态度或者抒发恬静淡薄的闲适心情。一、借“流水”抒发愁苦1、抒写离别之愁李白的《金陵酒肆留别》写道: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2诗人在草长莺飞的美丽季节与朋友别离,朋友们纷纷来送行。面对朋友们的深情厚谊,诗人内心深受感动,充满了离别的惆怅,将“别意”与东流水作比较,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无尽离别之愁,流露了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2、抒写不得志之愁杜甫的《登高》写道: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流来。一路东去的长江东流入海,正如逝去的岁月和人生经历一样随着滚滚长江一去不复还。作者在写景的同时,抒发了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凉感慨。3、抒写家仇国恨,人生多舛的悲凉之痛李煜的《虞美人》是借“流水”写“亡国之痛”的典范,作者在词中写道:“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词人以夸张、比喻的手法将内心之“愁”表达的淋漓尽致。这里的“愁”像春水般汪洋恣肆;又像春水一样绵绵流淌,无穷无尽。理想在岁月中成了一个憧憬,最终成为了一声无可奈何的叹息。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写道: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当下往事如风逝,英雄已作古,只有永恒不变的东流水。满腹雄心大业的作者,面对这历史的变迁,那种想要收复失地但却最终无法实现的落寞悲凉之情跃然纸上。二、借“流水”抒发相思之苦31、写情人相思之苦“情人相思”是古诗词的重要题材,其中以“流水”喻“相思之愁”的不乏其见。刘禹锡的《竹枝词》写道: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以“花红易衰”比喻轻浮的男子容易变心,以“水流无限”比喻女主人公的愁苦如水永远奔流不息。以“流水”来比喻“愁情”既写出了女主人对丈夫的浓浓相思,又表达了女主人公担心丈夫变心的忧愁之深,生动形象。2、写思念家乡的思乡之苦《渡荆门送别》是李白出蜀时所作,写船经过长江时的景色,抒发远离故土的思乡之情。诗歌这样写道: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借流水写思乡之情。江水流过的蜀地也就是养育过他的故乡,初次离别,诗人内心充满了不舍,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对自己恋恋不舍,万里相送,从江水处落笔,更突出表现了自己的思乡情深。三、借“流水”写人生短暂、生命渺小李白的《将进酒》写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写黄河之水,诗人着眼于空间夸张,如从天而降的黄河源远流长,落差极大,一泻千里,东注大海,

古诗词中“流水”意向的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ohghkyj834
  • 文件大小104 KB
  • 时间2016-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