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三首
《登飞来峰》 王安石
《望岳》 杜 甫
《钱塘湖春行》
1
飞来峰
王安石
登
作者简介: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
最后两句:这是富有象征性和启发性的名句,诗人那种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所不可缺少的。
30
齐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诗句并说明理由。
31
杜甫一生极为坎坷,特别是在安史之乱发生以后,他四方飘泊,居无定所,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年里竟至以舟为家,他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95%以上都写于这动荡不安的生活之中。读过这首诗后,你对杜甫有怎样的认识?能找到他取得如此伟大成就的原因么?
32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33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34
35
苏堤春晓
36
曲院风荷
37
平湖秋月
38
断桥残雪
39
柳浪闻莺
40
花港观鱼
41
雷峰夕照
42
双峰插云
43
南屏晚钟
44
三潭印月
45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呢。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46
47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省渭南县境)人。翰林学士,左拾遗。因直言极谏,贬江州司马,移忠州刺史。太和年间,任太子宾客及太子少傅。会昌二年,以刑部尚书致仕,死时年七十五岁。
杜甫而后,白居易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他所生活的七十多年里,正是安史之乱后各种矛盾冲突急剧发展的时期,也正是唐朝走向衰微的时期。错综复杂的社会现实,在白居易诗中得到了较全面的反映。今存白居易诗近三千首,数量之多在唐代诗人中首屈一指。他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治讽喻诗;一是以《长恨歌》《琵琶行》为代表的长篇叙事诗。前者把当时社会病态的症结所在,几乎全部呈露在他的笔底。后者则有着曲折离奇、自具首尾的细致的情节描写,和完整而鲜明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在语言和音调上又显得特别得流畅匀称,优美和谐。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代表作品:《赋得古原草送别》《买炭翁》《暮江吟》《长恨歌》《琵琶行》《白牡丹》《问刘十九》《宫词》
48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呢。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49
名词解释
早莺:早来的黄莺。
暖树:向阳的树枝。
新燕:刚飞来的燕子。
乱花:杂花,各色各样的花。
浅草:不高的青草。
行不足:玩赏不够。
渐欲:渐渐的要。
云脚:下雨前后出现的接近地面的云气。
50
正文全解
孤山寺的北面,贾公亭的西面。湖水刚刚涨起来,水面与堤岸相平,漂浮的云气与湖水相连 。从几个地方飞来的早莺,争着抢占向阳的树枝。不知是谁家刚飞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忙着筑巢。各色各样的花渐渐要使人眼花缭乱,不高的青草刚刚能够遮掩马蹄。最喜欢景色秀丽的湖东,在那里总觉得玩赏不够!因为那绿杨阴里有美丽的白沙堤。
51
问题探究
诗中 为突出早春的特点,描写了那些典型的景色?哪些词语突出了春行的特点?
“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
举例说明本诗中引用了何种修辞手法?
诗中直抒胸臆的诗句是哪句?
52
莺是春的歌手,燕是春的使者。只因是早春,所以不是处处,不是家家。从莺和燕的动态中,把大自然从冬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的描绘出来了,使人想象出,过不多久,姹紫嫣红开遍,草长莺飞的景色就会到来。
53
(1) 本诗通过“水面初平”“早莺争暖树”“新燕啄春泥”“乱花迷人眼”和“浅草没马蹄”等典型景物描绘出钱塘湖早春的季节特点。
(2)运用“几处”“谁家”“渐欲”“才能”和“行不足”等词语突出了“春行”的特点。
54
“几处早莺争暖树”和“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和“浅草才能没马蹄”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直抒胸臆的诗句是“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抒发了作者被景色陶醉,流连忘返的心情。
55
课外拓展
(1)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4)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猜猜下列诗句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再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进行排列。
正确顺序(1)(4)(3)(2)
56
全诗以 “行”为线索,从孤山寺起至白沙堤终。以“春”字为着眼点写出了西湖早春的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
古诗三首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