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人崇敬您.doc1石油人崇敬您5月5日,天色刚刚破晓,凤栖山的苍松翠柏迎风昂立,西安殡仪馆广场水池中洁白的睡莲含苞滴泪。我与来自石油企业、院校、科研单位的百余名代表不期而遇。大家胸佩白花、眼含热泪,为三秦之子、文学大师陈忠实送行。联想到4月29日噩耗发生的那一刻,来自大漠深处钻机轰鸣井场的问询,来自中东石油开采现场的电波,以及千里海疆万顷碧波中钻井平台上的急呼叹惋,这一切都在表达着中国石油人对陈忠实的深情与崇敬。如同陕西老一辈作家李若冰、魏钢焰一样,陈忠实与石油人有着深厚的情谊。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刚走上工作岗位,在西安石油仪器总厂工作。那时我作为文学青年和周围一大批文学爱好者为陈忠实那厚重的笔锋所展示的关中农村生活的场景而痴迷。我至今还清晰地记得我们读他每一篇作品感动不己的情景。1984年我考入华东石油学院。学院的风华文学社召开陈忠实作品研讨会,受文学社委托,我向陈忠实写信,汇报研讨会对其作品的评论概况。不久,我便接到了他的来信,信中以热情的话语让我向来自石油战线文学爱好者转达诚挚的谢意。同学们竟相传阅着陈忠实的来信,啧啧赞赏着他功夫老道的文人毛笔字。风华文学社在星期日召集一大群文学爱好者,到黄河入海口举办野餐会,大家唱着当时正流行的《黄土高坡》,手舞足蹈地大声朗读陈忠实作品《梆子老太》《康家小院》《尤代表轶事》的精彩片断,以那种特有的浪漫方式庆贺陈忠实的来信。时隔10年之后的1994年初春,当陈忠实应邀来到我所在的石油企业参观时,2负责接待的我拿出了那封已珍藏10年的热情洋溢的信,向他叙述了当年黄河入海口那群石油学子野餐庆贺会的场景,陈忠实激动不己。他说:“石油人是我心中的偶像。大庆我没有去过,石油工业对我太陌生,但我渴望了解他们,知道他们。1980年,应长庆石油报社的邀请,我和陕西作协的几位同志走访了长庆油田。对我印象最深的是在陇东的一个石油钻井作业现场,两边是陡立的山峰,整个川道就此一个钻井平台,有四五个钻井工人正在钻机轰鸣声中紧张地作业,到了吃午饭时候,炊事员用担子挑来了饭菜,工人们穿着满是黄泥水的工作服,席地而坐,我那时才真正体味到什么是‘风餐露宿’。我至今还记着那位管理电机的女娃,她满身油污,全神贯注地工作,她的青春就是在那里度过的。这一切使我感到震惊,石油人创造着现代文明,他们却长年生活工作在远离城市,远离现代文明的地方,这使我领悟到‘奉献’的真实内涵。”我请他为石油工人写几句话,陈忠实执笔疾书道:“我敬仰石油战绩上的所有竭心奋力者,源于我对这条战线上的杰出代表大庆和工人领袖王铁人。在我们国家和民族处于危机的六十年代初期,以铁人和大庆为代表的石油战线上的人们,成为支撑一个伟大民族的精神脊骨。我至今依旧崇敬你们,你们的事业和你们的精神,鼓舞我和你们一样掘进。”2004年8月,陈忠实受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邀请,作为石油采风团团长,带领中国作协十多名著名作家,从敦煌出发,翻当金山,进入柴达木;过冷湖,到花土沟;深入千里油区,采访为祖国献石油的普通劳3动者。他带领作家沿着1954年在西安组建的第一支石油勘探队从敦煌开始行程,用脚步并借助骆驼横穿过沙漠和戈壁,体验着创业者在绝地生存的困顿;感受着创业者为实现梦想战天斗地的豪迈与纯情。他站在花土沟连绵不断的群峰间,注目着石油工人挥汗如雨的劳作,感佩着石油人奉献的钢铁意志。他特意带领作家们来到柴达木盆地北缘南八
石油人崇敬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