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是指医疗机构中有依据药物特性设计的操作环境,按照静脉用药调配的要求,由受过培训的药学和(或)护理技术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肠外营养液、细胞毒药物、抗生素等静脉用药的调配,为临床提供优质的成品输液和药士按医嘱发送药品汇总
药师按汇总发送药品
护士在病区开放式加药调配
护士给患者滴注用药
精选ppt
传统模式的缺陷
输液易被污染(细菌、微粒)
缺少药师审核医嘱(处方)环节,不正确、不适宜处方发生率高
危害药品对护理人员的损害
危害药品对病区的环境污染
静脉用药管理水平低(储存保管、药品效期等)
精选ppt
明确了药师的职责
严格地讲静脉用药调剂、处方审核属药师职责
处方药学审核:要求护士掌握药物化学、药剂学等有关药学专业是有局限性
处方的合理性
配伍禁忌或相互作用
药物的理化性质、稳定性、相溶性、有效期认别
用药途径、用法、用量的正确性
药品不良反应的防治
精选ppt
规范了静脉用药的调配
减少环境污染(洁净区内操作),提高输液成品的质量
危害药品的防护:生物安全柜、抗肿瘤药物、抗生素等
杜绝高危药品使用的风险:有效标记、多环节核对等管理措施
尽可能降低患者的药品费用,如胰岛素等实行最低剂量单位收费
精选ppt
节约了人才资源
集中调配供应,比分散在病区加药调配,%
不仅有效保护了护理人员身体健康,将护理人员的工作时间更多地服务患者
充分体现了药学人员的药学服务价值
精选ppt
二、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建设
精选ppt
建设依据
卫生部颁布的《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14条48个款项
精选ppt
建设步骤
论证
选址
设计
净化工程施工:危害药品、抗生素与普通药品分开,进风和出风口合理
设备购置、洁净区监测
人员培训及管理文件的制订
精选ppt
建设要求
人员基本要求
房屋、设施及布局要求
仪器及设备要求
精选ppt
三、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管理
精选ppt
人员管理:制度、培训、档案….
药品、耗材和物料的管理
制度、规程的执行与落实
清洁、卫生、消毒
各工序环节管理
精选ppt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工作流程:
临床医师开具静脉输液治疗处方或用药医嘱→用药医嘱信息传递→药师审核→打印标签→贴签摆药→核对→混合调配→输液成品核对→输液成品包装→分病区放置于密闭容器中、加锁或封条→病区领取→病区药疗护士开锁(或开封)核对签收→给患者用药前护士应当再次与病历用药医嘱核对→给患者静脉输注用药
精选ppt
用药医嘱(处方)审核的管理
审核的主要内容:
患者姓名、病区及床位、所用药品的名称、规格、剂量、数量以及调配批次
处方信息是否完整
给药剂量及用法、给药途径、选用溶媒及载体是否适宜
配伍是否合理(药物相容性、稳定性、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
给药输注速度、避光或避光给药等特殊要求等
确认药物皮试结果和药物严重或者特殊不良反应等重要信息
精选ppt
审核处方时注意点
用药医嘱存在错误的,应当及时与处方医师沟通,请其调整并签名。因病情需要超剂量等特殊用药,医师应当再次签名确认
对审核后确认医嘱错误,经沟通,医师拒绝修改,应当拒绝调配 ,按医嘱将药品原装发至病区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仅对长期医嘱进行调配,临时医嘱一律由病区自行调配
精选ppt
标签打印的管理
审核合格的用药医嘱,汇总数据后以病区为单位,打印成输液处方标签(简称:输液标签)
核对输液标签上患者姓名、病区、床号、病历号、日期,调配日期、时间、有效期,将输液标签按处方性质和用药时间顺序排列后,放置于不同颜色(区分批次)的容器内,以方便调配操作
输液标签由电脑系统自动生成编号,编号方法由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自行确定
精选ppt
摆药时注意事项
摆药时,确认同一患者所用同一种药品的批号相同
摆好的药品应当擦拭清洁后,方可传递入洁净室
每日应当对用过的容器按规定进行整理擦洗、消毒,以备下次使用
精选ppt
进仓(进入调配间)前注意点
进行扫描记账,药品均按照最低计价单位收费,输液调配费用由护理部记账
退药处理:凡经记账扫描进仓调配后,所有药品均不得作退药处理。未经调配的药品,因如下原因,通知中心可退药
患者死亡
院内转科
医嘱更改
精选ppt
静脉用药混合调配的管理
在调配操作前30分钟,启动洁净间和层流工作台净化系统,室温:18℃~26℃、湿度:40%~65%、室内外压差
调配前的校对:药品名称、规格、数量、有效期等的准确性和药品完好性,确认无误后,进入加药混合调配操作程序。
调配结束后,再次核对,准确无误后,方可传出
精选ppt
静脉用药混合调配注意事项
不得采用交叉调配流程
静脉用药调配所用的药物,折算剂量应按照输液标签上用量折算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建设与管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