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谁见幽人独往来.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1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谁见幽人独往来.doc1谁见幽人独往来创作谈这似乎是一个散文的时代,铺天盖地的文字都被囫囵地贴上散文的标签。许多人蜂拥着去看一场社戏,并因为参与和在场而欢欣。这样的繁荣和从众遑论优劣。但我更在意这样的文字:有温度而不温吞,有湿度而不黏稠,有广度而不漫漶,有深度而不玄奥,有气度而不欺人。知冷知热,有疼有痛。流血流汗。悲悯。慈爱。关怀。清澈。与面包、盐、灯盏、明月、清风、海洋、天空……同质同源。找到了它们,就找到了好散文。朱强,1989年生,赣州人,现供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百花洲》杂志社编辑部主任。在《人民文学》、《花城》、《天涯》等刊物发表作品若干,出版散文集两部。获“紫金?人民文学之星散文提名奖”和“万松浦文学新人奖”等。一2014年国庆节,宝光打电话说他回到了老家,拟小住几日。这些年,他以记者、自由撰稿人、编剧、文秘的身份在外面无头苍蝇似的乱窜。我约他来家里坐,他家就在隔壁的一个县;自从城镇化按钮开启了后,县就并成了城市的一个区,区与区之间,车程也就半个钟头。那天,它骑了个快要报废的摩托车。因为我家他从没有来过,我就约他在附近一个醒目的邮局等。这年头,出行要么电驴,要么就是四个轮子的。还有谁弄这2个破玩意。车一打火,简直就像个肺结核病人,狂咳了十几下,也没有见它咳出一口痰,只见浓得呛鼻的黑烟,一团团地从屁股尾巴里往外冒。吃过了饭,按计划,我们打算去八境台,叙一叙旧。本来叙旧完全可以在家里叙,但我们身上或多或少都有种古来有之的酸文人气,好像聊天非到特定意义的八境台,否则那感觉,卡在喉咙便出不来。八境台在这个城市的最北端,再往北,就没有路了,两条跑了几十公里的江,在台下汇成了一条大大的河,气势汹汹地向北流。我坐在他的这一匹老马上,穿过闹市的灯红酒绿,转几个弯――西津路,县岗坡,涌金门,市供电局……人越来越少,灯火的光明都向后退去了,周围便渐渐冷清了起来。车随便地靠在了江边的一个老榕树下。宝光说:刚在邮局的门口,足足等了你二十分钟。在这等你的二十分钟里,太无聊了,只好给自己做游戏。他一直琢磨着,我会从东西南北的哪一个路口闪出啊。当时他把自己分成了好几个自己,每一个自己都和另一个自己打赌,到底哪一个自己会赢呢。因为这,心始终在怦怦地跳。因为这种紧张的东西,焦躁的情绪暂时就被自己压了下去。我说,一听这话,就暴露了你这个典型的文青身份。他呵呵傻笑。傻笑的声音,就像一锅热水在喉结的地方煮,两排白净的牙齿在暗夜里挤出一道光。这年头,文青的意思,实在是不好琢磨。意思也不知是贬是褒,它既不像春秋时候的“士”,也不同古代的穷书生与幕僚,总之,只要在身体里,有几个活着的文艺细胞,神经敏感,感情细腻,眼神或恍惚或游离,人有点点潮,喜欢神经兮兮憧憬未来理想生活的,都可以算。宝光和3我很可能就算是这一类。他带着行李箱,一年四季东奔西跑,从赣州跑到了共青城、南昌,后来又跑到更远的杭州;箱子里除了替换的衣物,还塞着李白、卡夫卡、佛洛依德以及那些写到了一半又写不下去的狗屁文章。不过话说回头来,历史上所有值得后人仰望的文豪,哪一个不是由当年的文青与芝麻大小的狗屎文人一步步进化来的。只不过,有的只进化到一半就不幸地变异了,成了奸商、污吏、建筑家、律师、革命家或者窃取革命果实的伪革命家。只有很小的一部分,费了吃奶的劲,终于长成了大文豪。我的故乡,是一个比南方北,比北方南的古老城市,这里的土和水一样,常年都是流动的,因此向来长不出什么顶天立地的豪杰与能够写出星斗文章的文豪。但是南来北往的奇异之士都爱在这里逗留一下。久而久之,这里就成了一个十分有名的驿站了。自从秦朝建制以来,中间不知繁华了多少年,又凋败了多少年。现在又轮到了他繁华的时候了。这个晚上,如果我们不是因为骨子里那一点点小文人的情怀作祟,两个大男人,不去泡脚,不去喝酒,不去打麻将,不去K歌,不去鬼混,跑到这黑漆漆的八境台来做什么。要说这地方,确实很对文人艺术家们的味口。一来是它的“旧”,断壁颓垣,楼台码头,统统被时间搁在了这,而文人们好像从来都对旧的东西情有独钟,总爱到那鬼都怕的地方去,以此显示出自己的清高与非凡本领。再者这里深厚到让人窒息的文化背景同样构成了一种巨大的吸力,让文人们有种在茫茫荒野找到组织的意味。找到组织,文人眼前的清高、骨子里所谓的非凡本领才站得住脚。4中国文人的传统,说白了,也就是一种向别处寻找组织的传统。比如,两汉魏晋的骚客,觉得周围的环境不好,万人皆醉,唯我独醒,呆不下去。于是想方设法到更加古老的地方,寻找醒着的人。尽管这样的找,只是一厢情愿,至于长安开封的文人尽管多如牛毛。但其心里,仍觉得寂寞,总觉得自己的组织在魏晋甚至更早的地方。这样一来,文人们的头,就总是往后扭,众里寻他千百度,而文人通常就通过这一个楼,那一个台,去完成他们头往后扭的这个高难度动作。我和宝光,头除了偶尔后扭,多数情况,还要向前看。前面

谁见幽人独往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fjmvg964
  • 文件大小122 KB
  • 时间2016-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