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是非常容易被误解的疾病。孩子调皮好动,不守纪律,常被老师和家长认定是得了多
动症。实际上,真正的多动症/注意缺陷是一种脑功能障碍,与大脑中的前额叶、尾状核、
肺脏体以及多巴胺的分泌都显著相关。无论是欧洲通用的精神病诊断标准ICD-现上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孩子就没有到多动症的地步。
其次,做出多动行为的孩子你了解吗?我们能看到的只是孩子的行为,请妈妈们记住,孩子再小,他也不是他的行为,他的行为背后还有一大串目的、策略、认识、情绪等内容。有的妈妈说:“我知道,小孩子瞒不了我,哭闹就是想得逞,磨蹭就是因为贪玩儿不爱学习。”不错,那能不能再深入一些,问一下,为什么他这么想得逞?这么不爱学习?他哭闹的前后都发生了什么?家里不同的人是怎么看待和对待他的哭闹的?就拿刚才的孩子的例子,深入
调查后,这个孩子的“历史”是这样的:父母由于工作较忙,孩子小学前是住在姥姥家的,父母常回来看他。姥姥是个开朗的,爱聊天说话的人,家里还有孩子的两个姨妈。周末一大
家子人外加另外的两个孙辈会一起聚餐,非常热闹,气氛融洽。孩子上的第一个幼儿园是“好”
幼儿园,但离家远,中途转回了离姥姥家近的普通幼儿园。小学先上的附近公立小学,后来
姥姥身体不好,不方便接送了,母亲对学校的教育方式不满意,就转学到了这所私立的寄宿
制小学。孩子从小得到家里所有人的喜爱,主动的管教,规矩虽然不多,但是,因为孩子不是外向大胆的孩子,家里人互相是有礼貌的,孩子并未表现得过度任性,是比较懂礼貌守规矩的孩子。而且,幼儿园和以前小学里的老师都认为孩子表现正常,至少没发现孩子比别的
孩子更多动。
我的观察和后来深入调查的发现是,孩子对新学校很不适应,又比较担心姥姥的身体,
在教室里听课的时候很紧张,一开始是主动去摆正铅笔盒或书本,以免被老师批评,后来就
不由自主地总要摸摸东西才会心安。在宿舍里孩子很希望跟大家交好,可是因为他是新转来
的,其他的孩子都有相对固定的玩伴了,他对宿舍里应该和可以做些什么不了解。所以坐立
不安,他想主动跟别人接触,但是方法和分寸都没有把握好,再加上有调皮孩子欺生,所以
在宿舍里的表现就显得很攻击,挑事。请家长记住:很多爱说话的孩子要么是习惯了以这种
方式与人联接,让自己开心。要么也是用说话来找点事做,填补无聊或缓解压力。
第三,过多的外界刺激和打扰造成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有一个七岁的孩子,一年级下,
也是老师建议家长来看多动症。这个孩子的话倒不多,但做事没有延续性,想起一出是一出,
不听家长、老师的话。情绪易冲动。他妈妈反映是在家里也是这样。我让他父母在家里设了
摄像头,把孩子的表现录下来拿给我看。父母自己的观察毕竟有盲点,而且因天天在一起而
不够客观。录像显示,孩子家的条件太好了,孩子的房间里,书桌上,各种玩具、模型随处
摆放,孩子自己在房间写作业,一会儿妈妈进来在桌上放杯水,一会爸爸在外面喊:做完了
没?孩子受到的干扰和引诱特别多。
辨别真假多动症的一个办法:假多动症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是因为他太活泼,太兴奋,
这也想玩儿,那也想动,而真正的多动症的孩子是大脑的兴奋度不够,刚干一会这个,兴奋
和兴趣没有了,就转移到别的事情上去了,这样的孩子从眼神能看出他的无聊感,疲倦/没
意思的表情,与假多动孩子炯炯有神和旺盛的精力是鲜明的对比。真的
多动症指导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