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对联佳话
马书田
一、什么是对联
顾名思义。“对”,就是对称、对偶(又叫对仗),也就是两两相对;“联”,是相关联的两个句子,这两句必须对仗,而且意思相互有关系。合到一块简单地说,对联就是意思上有关系、形式上对偶的两句话。对联还叫; 不带半根草去。 。三百六十行,像茶馆、酒楼、药铺、粮店什么的,全有自己 的行业联。 比如,书店联: 欲知千古事; 须读五车书。 钟表店联: 刻刻催人资惊醒; 声声呼君惜光阴。 眼镜店联: 悬将小日月; 照澈大乾坤。 旅店联: 欢迎春夏秋冬客; 款待东西南北人。 煤店联: 雪中送炭家家暖; 锦上添花户户春。 理发店联: 理世上万缕青丝; 创人间头等事业。
三、对联的种类
。一些文人、读书人平时在口头上一问一答作的对子,叫口 头对联。我们这本书里介绍的,就有好些是口头对联。 要是从艺术角度分,对联里有回文联、嵌字联、谐音双关联、 叠字联、合字联、拆字联、数字联、方位联、比喻联等等。我们在后边的故事里要把上边说的各种对联,都要具体说说。 对联的种类还有别的一些分法。 对联用处这么广,容量又大——短短的几个十几个字,就能包含着许多 内容。所以,从宋朝到现在的各个历史时期,有好多人都爱写对联、对对子, 留下了许许多多有意思的对联故事。
对联里的“佳话”
所谓“佳话”,就是指流传一时的好事或者有趣的事。 对联的数量大,作者多,内容广。从古到今不下几十万副对联,涉及了不同历史时期的人物、事件、政治、军事、文化、艺术各个方面。要是全写出来,可太多了,咱们这本书挑了有意义、有代表性,还挺有意思的对联四百来副,编成了二百个故事,介绍给大家。这二百个故事,不单是向你们介绍一些对联知识,还要介绍有关的历史人物、政治事件,以及其他知识,可以说,我们这本书,既不一本谈对联的文学知识书,又是一本历史知识书。这二百个对联故事,是按对联作者的生活时代,也就是按历史顺序编排的。这里面,有拿对联当武器,跟反动统治者进行斗争的故事;有讽刺和嘲笑社会上的坏人坏事、丑恶现象的故事;有表现人们,特别是少年儿童聪明才智的故事;另外还有一些风趣幽默的对联故事。其中有些对联艺术性挺高,流传很广,值得好好欣赏。读了这样的对联,是一种美的享受。
我国留传下来的顶早的一副对联
春节(即旧历的正月初一。以往把过春节称为过年),是咱们中国民间 顶热闹的一个节日。每当春节一到,不管城里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爱在大 门外贴上一副春联。贴春联这个习俗,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这个风俗的 起源,前面说过,应当从我们祖先当初挂“桃符”的事说起。 传说,早在两干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候,人们把暗红色的桃木削成长方 形的板条,钉在大门上,说是能用它赶跑“鬼怪”,消灾灭祸。人们还在桃 木板上写上一些“避邪”的符号,要不就画上两个神像——神荼[shēn shū 音申舒]和郁垒[yùlǜ音玉律]。据说这哥儿俩住在山上的大桃树下,看见 恶鬼就把它们逮住,再去喂老虎。这么一来,人们就把这两位画在桃木板上, 一左一右钉在大门上,给自个儿家站岗守卫,镇鬼驱邪,还把他俩叫“门神 爷”。那会儿科学不发达,人们都挺迷信,家家都要挂桃符。 往后,到了唐朝末年,人们过年,有的在桃木板上不再画神像了,而是 写上对偶的两句吉祥话。
我国留传下来的顶早的一副对联
到了唐以后的五代十国,后蜀的皇帝孟昶[ chǎng]有一年过年之前, 他让翰林学士[翰 hàn。翰林学士,是一种高级文官,一般都挺有学问]辛 寅逊在桃木板上写两句吉祥话,好挂在自己卧室门外。辛寅逊写完了,孟昶 一看,直摇晃脑袋,不满意。他就干脆自己编了两句,亲自写在桃木板上。 孟昶写的是: 新年纳余庆; 佳节号长春。 这两句全是吉祥话,是说新的一年开始了,万事大吉;春节一到,美好 的春天就来了,万事如意。“长春”还有总是年轻的意思,孟昶也盼着自个 儿能“长春”,老当皇帝。 这还是个嵌字联[对联里加进有特殊含义的字,叫嵌字联。嵌 qiàn] 。 头尾嵌上了“新春”两个字,中间嵌上了“佳节”两个字。 孟昶是个吃喝玩乐、花天酒地的皇帝,他压根儿就不管国家大事,这样的皇帝怎么能“长春”呐?他写完上面那副对联的第二年,后蜀就让北宋给 灭了,孟昶投降,没多久就死了。 孟昶写对联那年是公元九六四年,他那副对联因为记在了《宋史》等史书上,而保存了下来,成为我们今天能看到的顶早的一副对联。 大家算算,这副对联离今天有多长时间了?对,有一千零三十多年了!
最早的扇联
范质是后唐进士,在朝廷里做官。后来,他对后唐君臣的腐败无能十分 不满,就辞官回家了。范质回到家乡以后,曾经在自己的白纸扇上写了一副 对联:
《千年对联佳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