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玲玲的画
教材分析:
《玲玲的画》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生动活动的小故事。玲玲准备参加比赛的画,不小心弄上了墨渍,在爸爸的启发下,墨渍被“变“成了小花狗。课文中爸爸的话提醒了主题,引人考虑。课文内容简单,主题明确,寓深化的生活哲理于简单的
5 玲玲的画
教材分析:
《玲玲的画》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生动活动的小故事。玲玲准备参加比赛的画,不小心弄上了墨渍,在爸爸的启发下,墨渍被“变“成了小花狗。课文中爸爸的话提醒了主题,引人考虑。课文内容简单,主题明确,寓深化的生活哲理于简单的故事之中,对于启发学生处理生活中的类似事件有较强的教育意义。
教学目的: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10个字及“楼梯”“脑筋”两个词语.
、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读文,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插图、符合课文内容的两幅画。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楼梯"“脑筋”两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
⑴ 今天,老师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叫玲玲,她在生活中也遇到了不快乐的事,我们来看看,她是怎么处理的呢?请同学们翻开课本31页.(老师板书课题:5《玲玲的画》)
⑵ 齐读课题,学住“玲”。
尝试学习、读文识字
,边读边想:课文里写了一件什么事?再标一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词语,读准字音。
3。合作学习:
⑴ 桌合作学习文下带拼音的生字,互读、互听、互纠。
⑵ 尝试让学生当老师,主持学习生字。
① 老师引导:
平时我们都用哪些游戏识字的?你来当一回老师,教同学们认识生字。
② 学生说出一种识字游戏方法,就让该学生当老师主持这游戏。
⑶ 四人小组讨论识记这些生字.
⑷ 全班交流.
三、整体感知、初步理解
1。小组内读课文,互评互纠正,推荐一位组员。读后在小组中互相交流: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纠正读音。
: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老师引导事情的三要素:起因、经过、结果:
全班同学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随学生答复老师板书:
起因:画弄脏,来不及画.(坏事)
经过:在弄脏的地方画了只小花狗.
结果:画变得更好了.(好事)
:
一件坏事怎么变成了好事,其中有什么微妙吗?我们下堂课学习。
四、指导观察、练习写字
,然后在小组中进展交流.
2。老师重点指导并范写“候、及、拿”这几个字。
3。学生练写.
、词在多媒体上展示,并引导学生评一评.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
、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上节课同学们已经学过了这些词语,老师来看看你们的记性怎样?(生开火车读词语)
2。好,同学们既然会读了,那会写吗?我们一起来听写一下。
3。全班再读一
玲玲的画 (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