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
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憾; 大江东去,波涛洗尽古今愁
2
搁笔题诗,两人千古;临江吞汉,三楚—楼。
大江流日夜;西北有高楼。
一月二十九日醉;百年三万六千场。
3
篇二:赏醉翁亭
赏醉翁亭 悟醉翁情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
设计及执教 青山湖区新才中学刘玉春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28课
【设计理念】
1.诵读,把戏繁多的朗读贯穿整堂课,使课堂“活”起来。
2.品析,在理解句意的根底上,挖掘思想内涵,使课堂“深”起来。
3.活动,适当介入多种形式的活动,使课堂“动”起来。
4.拓展,适时补入相关材料、信息,使课堂“宽”起来。
【教学目标】
1.感受音韵美,积累文言字词;
2.感悟文意美,体会思想内涵。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组织学生借助工具书疏通、理解文言字、词、句。 难点:引导学生深化品悟欧阳修“与民同乐”的政治思想。
【设计思路】
《醉翁亭记》是庆历六年欧阳修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被贬为滁州太守时所作。全文仅有四百多字,却意蕴丰厚——景美、人美、情美、文美——缔造出一种诗一般的意境美!所以学习本文准备从两方面入手:
其一,抓住21个“也”字,25个“而”字,反复诵读,体会音韵美。
其二,抓住10个“乐”字,拎出相关语句,深化品析,体会思想美。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多媒体显示:欧阳修图片
知道他是谁吗?〔欧阳修〕谁为大家介绍一下欧阳修?
多媒体显示: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24岁考取进士,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首。
多媒体显示:醉翁亭图片
知道这个亭子的名子吗?〔醉翁亭〕醉翁亭与欧阳修之间有什么关系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去探寻答案!
二、范读感知
多媒体显示:活动一:我是小导游
1.听读课文,要求:边听边提炼出醉翁亭的地理和人文信息。 活动:你来做导游,把醉翁亭介绍给游客。
群山环绕图 → 琅琊秀色图 →酿泉流水图 → 溪亭展翅图。
【设计意图】此环节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听读全文,提炼醉翁亭的“位置”、“造型”、“建立者”、“命名者”、“命名的缘由”、“四周的环境”、“当年的历史”等有效信息,既熬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实力,又使学生对课文有了大致的了解。
听了这几位同学的讲解,坚信大家必须对醉翁亭有了初步的印象,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些印象和了解把这篇文章齐读一遍。
,要求:〔1〕读准字音
〔2〕以导游的身份,读出对风景名胜——醉翁亭的观赏和赞美。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目的在于组织学生落实字音,并初步感受醉翁亭的自然美和人文美。
三、朗读探究
刚刚同学们朗朗的读书声,让我想起了很多古文鉴赏家对《醉翁亭记》的评价,他们说:“《醉翁亭记》读起来,朗朗上口,错落有致,极富音韵美”。你们认为本文的音韵美表此时此刻什么地方?
多媒体显示:活动二:走进录音棚
,思索:本文的音韵美表此时此刻什么地方?
答案明确:
〔1〕“……者……也”判定句式的运用
滁州醉翁亭对联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