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名词解释汇总
1、劳动法狭义:一样是指国家最高立法机构一定的颁布的全国性、综
合性的劳动法,即法典式劳动法,1994年7月5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
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于通过。于1995年1月1日期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劳动法需要,对所有职业,按照劳动者所从事的工种的类不和一定的划分原则进行的归类界定。
28、职业技能鉴定,是指对劳动者的职业技能依法进行技术等级资格的考核和认定。
29、职业资格,是指对劳动者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需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差不多要求,包括从业资格和职业资格。
30、职业资格证书,是通过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按照国家规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
行客观公平、科学规范的评判和鉴定结果,是劳动者具备某种职业所需要
的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证明。
32、工资总额,也称工资总量,是指用人单位在一定时刻内直截了当支付给本单位全体劳动者的工资。
33、工资总额的宏观调控,是指国家对全国工资总额从宏观调控上进行调剂和操纵,确保工资总额的增长与国民经济的进展相和谐。
34、最低工资,是指劳动者在法定时刻工作时刻内提供了正常劳
动,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工资酬劳。
35、最低工资标准,亦称最低工资率是指单位劳动时刻的最低工
资数额。
36、工资集体协商,是指职工代表与企业代表依法就企业内部工
资分配制度、工资分配形式、工资收入水平等事项进行平等协商,在协商
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工资协议的行为。
37、工作时刻,是指劳动者按照国家的法律规定,在一个昼夜或
一周之内从事本职工作的时刻。
38、休息时刻,广义上指劳动者按照国家的法律规定,不从事工
作而自己自由支配的时刻,是劳动者在工作时刻之外的所有休息时刻的总
和,包括工作日内的休息时刻、工作日间的休息时刻、工作周之间的休息
时刻、法定的节假日休息时刻、探亲假休息时刻和年休假休息时刻等。狭
义的休息时刻仅只工作日内的休息时刻、工作日间的休息时刻和工作周之
间的休息时刻。
39、标准工作时刻是指按照法律规定正常情形下的工作时刻,分
为标准工作日和标准工作周。
40、非标准工作时刻是指在专门情形下使用的不同与标准工作时
刻的工作时刻。
41、缩短工作时刻是指法定专门条件或专门情形下许多于标准工
作时刻的长度的工作时刻。
(包括:从事夜班工作、未成年劳动者、哺乳期12个月内)
42、不定时工作时刻,又称不定时工作制,是指按照法律规定在
专门条件下实行的,每日无固定的工作时刻,是使用于因生产特点、工作
专门需要或职责范畴的关系,无法按标准工作时刻衡量或需要机动作业的
劳动者的一种工作时刻安排。(包括:高级治理人员、外勤人员、推销人员、
部分值班人员;长途运输人员、出租汽车司机、和装卸工)
43、综合运算工作时刻,也成为综合运算工作制,是指分不一周、
月、季、年等为周期,总和运算工作时刻,但其平均日工作时刻和平均周
工作时刻应于法定标准时刻差不多相同。
(包括:交通、铁路、邮电、水运、航空、渔业;地质及资源勘
探、建筑、制盐、制糖、旅行)
44、劳动安全卫生,又称职业安全卫生,是指直截了当爱护劳动
者在劳动或工作中的生命和躯体健康的法律制度。
45、劳动安全法,是指国家为了防止劳动者在生产和工作过程中
的伤亡事故,保证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防止生产设备遭到破坏而制定的各
种法律规范。
46、劳动卫生法(劳动卫生规程),是指国家为了改善劳动条件,
爱护劳动者这在劳动过程中的躯体健康,防止有毒有害物质的危害和防止
职业病的发生所采取的各种防护措施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47、劳动安全卫生认证制度,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进行之前,依
法对参与生产经营活动主体的能力、资格以及他安全卫生因素进行审查、
评估并确认或条件的制度。
48、劳动安全卫生“三同时”制度,是指在我国境内的一切生产
性建设项目的安全卫生设施,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
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法律制度。
49、劳动安全卫生的检查制度,是指国家有关行政部门以及企业
本身对企业执行劳动安全卫生有关法律规定的情形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的制
度。
50、劳动安全检查制度,是指国家有关行政部门对劳动安全卫生
进行监督检查,并对违法行为进行禁止和处罚制度。
51、未成年工,是指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
52、劳动纪律(职业纪律)(执业规则),是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
中所应遵循的劳动规则和劳动秩序。
53、职业道德,是指所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
则,是一定职业范畴内专门道德要求,即整个社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观念、
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等方面的行
劳动法名词解释汇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