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共
2022年河南“三农”问题的现状与出路
河南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比例大,农业在全省经济发展中位置举足轻重。全省9667万人口中,乡村人口占72.8%;我省国内生产总值中50%以上是靠农业及相关产业实现的。农业的发展,不仅干脆关系到农村小康目标的实现,而且影响整个经济的发展。我省历届省委、省政府都非常重视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较快发展,农村面貌发生了较大改变。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第一产业增加值由1997年的1008亿元增加到2003年的1237亿元。农夫收入稳定增长。1997年至2003年,7年间农夫收入年均增长4.3%。 农业综合生产实力不断提高。小麦播种面积稳定保持在700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量从1998年起先连续5年保持在4000万吨以上,近3年来连续居全国第一位;棉花、油料产量分别居全国其次和第一位,畜牧业增加值等八项指标居全国第一位。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取得较大进展。优质小麦、优质专用玉米、优质水稻、优质红薯的面积不断扩大,分别占各类作物总面积的38.8%、55%、60.2%和47%;林业、畜牧业增加值的比重逐年上升,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全省粮食年加工实力达2500万吨,占粮食年总产量的60%以上;肉类加工实力达230多万吨,乳品加工实力70万吨。 农村改革不断深化。顺当完成了其次轮土地延包工作,进一步稳定了土地承包关系,完善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村税费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总体减负42.83%,人均负担由129元降至55元。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LoCAlhOsT全省耕地有效浇灌面积已达到7404万亩,旱涝保收田面积达到5700万亩。完成人工造林450万亩,其中退耕还林380万亩。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全省农机总动力达6900多万千瓦,仅2003年就新增联合收割机2万余台,相当于前5年发展数量的总和。实施了农村电网改造和马路“村村通”工程,农村用电、交通条件得到改善。 农村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农村科普、教化、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都有新的发展。基本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化,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夫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022年河南“三农”问题的现状与出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