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青年教师企业实践总结
郁南县职业技术学校
按照教育部关于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方案?的要求,让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通过企业实践,提高专业技术知识、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带动课程改革与专业建设。经学校批准,一开始的时候也是一步步的看着我来做。其实这样的操作我在学校里已经做过很屡次了,也算是熟练的,不过在师傅的担忧下,而且现在是实际的加工零件,使得我也非常的紧张。正是在这种紧张的工作中,我得到了真正的成长。在不断的学习后我也真正的成为了科龙模具公司的一员了。
虽然是可以操作机床加工了,但是还是有很多实际的问题我是不懂的。于是接下来的工作虽然辛苦,但我也学到了更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如以下的的一些问题:
1、机床在运行中出现报警停机时,一定要记下机床运行到的X、Y、Z三个轴的值,尤其是Z值,同时还要记一下已经运行的时间。接着在电脑上文本翻开程序,用查找找到上面所述的三轴坐标值,找到现在机床运行到的那行程序,再要看看所用时间与程序单上的加工时间的比例与现在程序行所在的文本位置的比例是否差不多来检验。然后把所选的程序提前一小段,再把之前的程序位置的相关程序删掉,但是要小心不要把一些准备功能的程序也删掉。这样在机床重启后再运行这个改正的程序,那就不用把原程序重新再运行一遍,节省了加工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5
2、看加材料的好与不好,可以看机床铣出来的铁屑的颜色,如果是黑色的是比拟软的钢材,如果是青蓝色的是比拟好的材料,如果金黄色的是很好的材料。
3、加工的吃刀量设定问题,那是要从多方面综合考虑的,机床的刚性,装夹的方法,加工的材料,所用的刀具等都得考虑。例如现有的大的那台OKUMA龙门加工中心,在以前用压紧的方法时加工45号钢可以开到5至6个MM的吃刀量,现在用磁吸的装夹方法只可以到2个MM,如果是其他的机床吃刀量那么要少很多。
我所学到的实际加工知识还有很多很多,在这里也不一一写上。但在这里就促使我开始思考,数控加工技术那确实是要在实际的加工中才能学习得到的,如果只是在学校里对着书本来学是学不好的。所以我们在加强学生实训的同时还得增加学生到企业实践的时间,那样学生所学的才是企业生产所需要的。
数控编程
数控编程在数控技术应用里是一个重中之重的内容,所以在这一局部的学习里我更加的努力。他们的编程与操作机床是分开来了,所以在学习编程的时候我们是被安排到了二楼的编程部门。在这里导师李工给我们安排了两个老师专门为我们上课。
6
我们学习的内容有:建模、编辑修整模型、编程、拆电极、后处理、编写程序单等。
在编程部门里每周四下午都要开一个技术研讨会议,这样的会议使我真正的接触到了编程里的更深层次的技术内容。就好似有11月20日那次会议讨论的内容——相框的编程加工,是属于大平面分型硬料模的编程加工。模具型腔材料是经过热处理的,硬度大概到50度左右,一般是粗加工后再进行热处理,热处理后分型面要与模架组合起来后再加工,这样才能保证装配精度,CNC精加工后再到火花加工,然后到型面抛光,最后再回来CNC把分型面光一刀去除抛光时磨掉的角。在开粗时要留足余量,而且要注意清角,因为角容易产生应力使工件变形,CNC清角要尽量用比拟小的刀。CNC加工后不要留太多余量给火花加工,而火花清角电极尺寸要小于10*10〔一般要求〕。在最后分型面光刀时的走刀一定要注意,要由外而内走刀,从空位下刀,以顺时针绕转走,而且最外的一刀切削量要小,以防止崩角。具体如下列图示:
7
讨论会议是我学习的一个很好途径,同时老师的讲课也使我收获很多。一些实际加工要注意到的地方在书本里是没有提及的,而老师就会跟我们说清楚。如当我们拿到一个零件后我们应该怎么做呢?1、考虑走刀的顺序;2、编程时要考虑机床加工的时间,要注意到机床的加减速;3、要注意加工的平安,注意设置余量、平安高度、刀损等等。就拿我们学的其中一个零件来讲,工件如下列图。刀路的编制还需要很多附加的实体去辅助,要懂得去修平平面,利于走刀。这个零件的加工顺序是开粗,半精,再到精加工。开粗是先铣面,再铣外形。铣外形分开来做,先将U形缺口补上,再分别对每一边进行外形铣,不做环切,因为这样可以考 虑到机床的加减速问题,节约加工时间,然后再铣U形缺口。,,在半精到侧面与平面相接处得注意粗加工留出的余量,如先铣侧面的侧最后深度要抬高点,,,留給接着铣平面的刀路去做完,这样可以防止刀具碰到过多的余量而撞刀。
8
模具设计,模具装配,电火花加工
除了CNC加工及数控编程外,我们还到设计部学习了模具设计,在装配车间学习了注塑模具的装配,在线割组学习快走丝与慢走丝
青年教师企业实践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