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致青年教师》读书笔记13篇
《致青年教师》读书笔记13篇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这时候,最关键的读书笔记怎么能落下!那么如何写读书笔记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将30年的教育教学经验与教训和盘托出。该书40余篇随笔文章,涉及青年教师工作与生活的诸多方面。作者就像是一个即将交班的老师傅,手把手地在教徒弟,领着他们去思考和解决一个个即将面对的问题。他推心置腹,现身说法。今天应该如何做教师,吴非以自己30年的经历作了答复。因为真实、坦诚,该书格外打动人。
吴非《致青年教师》读书摘录:
1、简单的常识,往往也要我们用一生的职业生命去体验,即使我们在从业之初就知道的规那么,可能也必须在长期的实践中才能真正领悟。
2、医学家奥勒斯在他的《行医的金科玉律》中认为:“行医是一种艺术而非交易,是一种使命而非职业。〞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教育。
3、说到对学校的感情,可能只有把生命燃烧在课堂里的教师们最清楚,当一种职业成了你的生命,当你在从事这项工作时有宗教清洁,你就不会容忍任何玷污它、亵渎它的行为,你会用生命去保护它的纯洁。爱的太深了,所以我的眼睛里才会饱含泪水。
4、要向学生说明我们的爱憎——在教育中,如果我们不敬重崇高,下一代将变得猥琐;如果我们不维护正义,下一代就会丧失羞耻感;如果我们不看重诚信,下一代将以奸诈为荣;如果我们不尊重文明,下一代将比赛粗野。教育就是为了明天的社会培养合格的人,就是为了让未来的社会超越今天的文明。
4 / 30
5、教育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常识——我半生做教师,越来越感觉到,我们日常工作中所做的一切,不过是遵守常识。当然即使是常识,也需要学习,也需要发现,也需要维护
6、作为教师,一旦有粗俗的行为,他在学生面前就很难有威信。教师的粗俗,一定会以各种形式传给学生,学生时代学到的一切,都会渗入他们成人之后的生活中,教师今天这样粗野的对待他,在未来的年月,他也有可能这样对待别人。
7、教育者的胸襟,是学生的天地。教师的胸襟有多宽,学生的精神天地就有多大,良师之心境,如海洋一般辽阔,如长空一样高远。教师心胸博大,他的学生才能面朝大海,才能仰望星空;他所教的学科,就有可能成为乐园;他的学生才会开垦自己的心灵,建造精神家园。人生中能遇上胸襟辽阔的教师,学生自然“大气〞,自然能顶天立地。
8、急躁之风一旦传给学生,祸患无穷。作为教师,岂可不慎!
9、不能让学生认为我们不认真——我宁可让学生认为我的水平差,也不愿意他们认为我不认真。根底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不够,可以慢慢提高,但是教学态度不端正,会影响学生的习惯养成。教师必须时时刻刻约束自己的教育行为。
10、告诉年轻的同行:在你们开始教学生涯时,在你们以一个教育者的胸怀去爱学生时,也要注意,不要在无意间放纵了他们!
11、教师有什么样的教养,他的学生就会是什么样,学校也就是什么“档次〞的。
12、不能疏忽的教育细节——成功的教师在工作中未必刻意关注教育细节,只是他的学养决定他在每个细节上都能表达出对人的尊敬。
13、教师的仪态也是“范〞——但凡过犹不及,教师要内外兼修为好。
14、教师不是导演,课改提出的主张是“自主、合作、探究〞,学生是学习的主动者,非但不可能充当教师指挥下的表演者,更不能充当皮影或木偶。
6 / 30
15、教师的人文素养比业务更重要——为什么人文素养更显得重要?教师在和学生的接触中,必然会把自身的价值观传达给学生;如果为人处世违背做人的常识,对生活中美好的人情熟视无睹,怎么当教师?
16、要想到他们走上社会时的样子——我总是在想,教育应当培养学生高贵的气质,让学生从青少年时代就有精神上的追求,有高尚的人生目的。他可以选择做一个普通的人,和芸芸众生一样,过普通的生活,但是他的教养必须是这个社会上最优秀的。如果一个学校没有这样的教育理念,它培养出来的学生将会很平庸甚至很庸俗。我们在当今社会上可以看到,不管一个人如何装扮自己,他的“底子〞往往是掩饰不住的,他的庸俗与猥琐总会在不经意间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而他自己一点儿也发觉不到。这种差异往往表达了青少年时代所受的教育水平,当年有什么样的教育,就可能有什么样的未来。
17、究竟什么是“教养〞?看见别人跌跤不要笑,看见穷人心里难过,这就是教养。教育者如果没有悲悯与同情心,将很可悲。
18、与学生的沟通,年龄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教师的心态。让学生喜欢你的课,不是哗众取宠,除了学养,可能还取决于你有没有教学的激情,能否让学生在你的课堂之上尽情的表现自己(哪
《致青年教师》读书笔记13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