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安全防护的定义
医院职业安全防护:是指医院工作人员在医疗操作、医技
诊查等医疗活动中暴露于感染性疾病、各种化伤因子及医
疗垃圾等危害所采取的防护措施。
职业防护:手术室的职业防护、检验科的职业防护、消毒供
应中心的职业防护、放射科的预防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要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给病人。
第二十一页,共144页。
手卫生:洗手和手消毒
01
戴手套
02
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或者面罩,围裙;
04
处理所有的锐器时应当特别注意,防止被刺伤
05
对病人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采取正确的消毒措施
06
适时戴口罩、穿隔离衣、防护服、鞋套
03
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
第二十二页,共144页。
手卫生
标准预防措施之一 ——洗手
最简单
最有效
最经济
最方便
第二十三页,共144页。
手卫生
第二十四页,共144页。
第二十五页,共144页。
直接接触病人之前
进行无菌操作或护理程序之前
直接接触病人之后
接触病人直接范围之后
两 前
三 后
接触血液或体液之后
第二十六页,共144页。
手消毒指征
当手部沾有肉眼可见的或蛋白似的脏物、血液或其他体液时;
或者强烈怀疑或被证实暴露于潜在的能形成孢子的微生物;
使用公共厕所后。
第二十七页,共144页。
错误习惯
第二十八页,共144页。
规范合理的洗手设备
第二十九页,共144页。
标准预防措施之二 ——戴手 套
接触可能为无菌组织的时候必须戴无菌手套
—即使感染性的组织
—接触不同病人或者病人的不同无菌部位必须更换手套
—对于非无菌部位手套可以重复使用
第三十页,共144页。
戴手套的指征(2)
在接触病人粘膜组织或者破损皮肤时必须戴干净的手套
—即使该组织被感染
—接触 粘膜 或破损皮肤前须没有接触其他人或物
—对于婴儿和儿童更须注意手套的清洁
处理被污染的设备时需戴清洁手套
第三十一页,共144页。
戴手套的指征(3)
在可能接触病人潮湿部位或没有破损的皮肤时,应使用合适的手套
—可以是普通手套, 经过消毒处理的或者外科手套,用于处理被污染的设备
—使用的手套要足够长来覆盖可能暴露的部位
在可能血液接触或者可能刺破皮肤的情况下要戴手套保护工作人员的手
第三十二页,共144页。
第三十三页,共144页。
补充说明
乳胶, 腈类 & 乙烯类等材料
手套不能重复使用,更换要及时. 如果手套的防护效果没有改变可以消毒后重复使用
需要有一定弹性,必须盖住袖口
不要在公共场所戴手套
摘除手套后必须要洗手
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第三十四页,共144页。
护面罩
对整个面部能起到防护作用,可防止血液滴粒或其它感染性物质飞溅到眼睛,鼻子,口腔或面部的其它部位。
口罩
保护口和鼻的粘膜;提供有限的空气预防能力。
标准预防措施之三
——面(口) 罩
第三十五页,共144页。
戴口罩的指征
在进行抽吸、外科手术和口腔治疗等操作中可能发生体液或血液飞溅到口、鼻或眼睛黏膜时。
接触呼吸道、飞沫传播的传染病病人。
自己患呼吸道疾病如咳嗽或打喷嚏时。
更换口罩的指征
呼吸阻抗力明显增加,出现呼吸困难时。
口罩有破损或毁坏时。
口罩与面部无法密合或无法通过密合检验时。
口罩受污染(如有血液或其他污物时)。
曾使用于隔离病房或与病患有接触。
若为活性炭口罩,口罩内有异味时。
第三十六页,共144页。
戴口罩的程序
先将鼻夹帖在鼻梁上;
将口罩上端的系带系在头后或耳后;
拉下口罩的下部遮盖住口和下巴;
系下端系带系于颈后;
将鼻夹压向鼻梁,使紧贴面部直至舒适
口罩变潮湿、难呼吸和有破损时更换;
接触或摘除口罩前要洗手;
离开房间前将用过的口罩防入医疗垃圾桶内。
第三十七页,共144页。
第三十八页,共144页。
佩戴口罩的注意事项
佩戴口罩前后都必须清洁双手
要让口罩紧贴面部
口罩有颜色的一面向外
系紧固定口罩的绳子,或把口罩的橡筋绕在耳朵上,使口罩紧贴面部
口罩应完全覆盖口鼻和下巴
把口罩上的金属片沿鼻梁两侧按紧,使口罩紧贴面部
如口罩的包装有佩戴指示,应依照指示佩戴口罩
第三十九页,共144页。
第四十页,共144页。
——防护面罩
一次性面罩
第四十一页,共144页。
眼罩、面罩
护目镜,安全的玻璃来防护眼睛
面罩需要保护整个面部皮肤
第四十二页,共144页。
职业安全防护--传染病消毒隔离技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