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年2月21日安徽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批准)·目录·第一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章“十二五”发展成就第二章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第三章“十三五”主要目标第二篇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第四章创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第五章创新科技体制机制第六章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第七章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第三篇构建发展新体制第八章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第九章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第十章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第十一章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第十二章深化金融改革创新第十三章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第十四章综合推进各类改革试点第四篇建立现代产业新体系第十五章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第十六章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第十七章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第十八章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第五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第十九章构建新型农业三大体系第二十章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第二十一章促进农业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第六篇拓展信息经济新空间第二十二章构建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信息基础设施第二十三章加快互联网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发展第二十四章加快大数据开发应用第七篇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第二十五章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第二十六章提升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第二十七章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第八篇提升基础设施承载力第二十八章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第二十九章构建现代能源体系第三十章加快现代水利建设第九篇促进区域协同发展第三十一章统筹四大区域板块协调发展第三十二章打造全省经济增长极第三十三章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第三十四章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第十篇建设绿色江淮新家园第三十五章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第三十六章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第三十七章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第三十八章推动低碳循环发展第三十九章提高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第四十章构筑生态安全屏障第四十一章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第十一篇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第四十二章全面融入国家“三大战略”第四十三章深化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第四十四章推进大通道大平台大通关建设第四十五章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第四十六章提升承接产业转移水平第四十七章扩大对外投资合作第四十八章加快开发区转型升级第十二篇打赢脱贫攻坚战第四十九章加大片区扶贫攻坚力度第五十章大力实施脱贫攻坚十大工程第五十一章创新扶贫开发机制第十三篇实现人民福祉新提升第五十二章提高教育质量第五十三章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第五十四章促进就业创业第五十五章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第五十六章建设健康安徽第五十七章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第十四篇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第五十八章提升公民文明素养第五十九章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第六十章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第十五篇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第六十一章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第六十二章推动安全发展第十六篇加强民主法治建设第六十三章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第六十四章全面推进法治安徽建设第六十五章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第十七篇强化规划实施保障第六十六章扩大有效投入和消费需求第六十七章建设人才发展高地第六十八章提高金融支撑能力第六十九章打造良好营商环境第七十章健全实施机制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安徽省委关于制定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全省各级政府依法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是未来五年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省人民共同的行动指南。第一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章“十二五”发展成就“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发展很不平凡的五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人民团结拼搏、开拓创新,积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经济社会发展和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我省主动适应引领新常态,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推动形成经济社会平稳持续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迈出了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的坚实步伐。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接近6000美元,财政收入突破4000亿元。经济结构显著优化,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丰”,农业规模经营加速,创新型省份建设扎实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迅猛发展,服务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新兴工业大省地位基本确立,城镇化率超过50%。发展活力显著增强,“三个清单”制度建设、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市场综合监管、医药卫生体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地方金融等重大改革取得重要突破,对外开放持续扩大,我省成为长三角正式成员,承接产业转移取得重要进展。基础设施显著改善,一大批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等重大项目相继建成,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国省干线、港口、机场建设快速推进,综合交通体系贯通扩容、联网加密。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新增就业持续增加,社会保险制度全部覆盖,居民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贫困人口大幅减少,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明显
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