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和狐狸化身的君主
——《君主论》大国复兴的理想君主
摘要:《君主论》是意大利政治家、思想家马基雅维里的代表作,被奉为欧洲历代君主的案头之书,政治家的最高指南,统治阶级巩固其统治的治国原则,和人类有史以来对政治斗争技巧最独特精辟的解剖,被西方评论界列为影响人类历史的十部著作之一。其主要内容是他的政治构想和治国方针。人类有很多对于社会的理想,比如《理想国》和《乌托邦》此类,它们无不寄托了人类美好的向往,在这些著作当中,《君主论》显得是那么的不合群。因为,这本书毫不留情地将我们暴露在到现实的黑暗面下,马基雅维利在他这部简短的巨著中详细阐述了君王所应该具有的权谋霸术。他似乎完全摆脱了神学和伦理学的束缚,抛去所有的理想主义色彩,直面人性的阴暗面,说出了“只要目的正确,可以不择手段”的政治斗争实质。
前言:马基雅维利写道:“凡是想要获得君主恩宠的人们,向来都是把自己认为最宝贵的东西或者自以为君主最喜爱的东西作为献礼”。遵循这个观点,马基雅维利把自己认为最有价值的东西——他对于历史的认识和政治构想融合在《君主论》一书中,奉献给了当时的一位掌权人,以期获得理想的实践。这是马基雅维利写《君主论》的目的,这本书不仅仅是观点的陈述,更是他个人理想的表达。看似实用主义至上的一本著作,其实在背后,深深隐藏着一个理想主义者毕生的追求和期待——意大利的统一和强盛。
毫无疑问,马基雅维利的影响是巨大的,尽管不少人称他是恶魔的导师,尽管无数人对他口诛笔伐,而他的思想却已经深深印在广大声称反对马基雅维利主义的政治家的心中。他的思想保留且延续了下来,并着实左右了一些人的思想,并有人竞相效仿,将其付诸实践。克伦威尔、拿破仑、卑斯麦、希特勒、墨索里尼都对《君主论》推崇备至。近代数得上的西方独裁者,几乎都受它的影响。
马基雅维利用一个经典的狮子与狐狸优势互补的比喻,表明君主为了目的可以不惜一切:“因为狮子会落入猎人的陷阱,而狐狸则抵御不了豺狼。因此,君主必须是一只狐狸以便于及时发现陷阱,又必须是一头狮子以便于吓跑豺狼。”即狮子和狐狸各有所长,君主既要有狮子的权力又要有狐狸的智谋。君主具有这两种素质,大业可成。其实,这个观点是有道理的,仔细想想,我们过去,甚至现在的统治者,也具备着类似的特质。做人如能做到言而有信、不靠技巧、不耍手段、行为正直,是值得称颂的。即使如此,这个时代仍告诉我们:那些做大事而成就一方霸业的君王们却往往轻视信义,他们以各种手腕迷人耳目、乱人心智,最终还吞并了那些信守诺言的君王们。我们可以从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宋襄公和楚成王之间为争霸爆发的泓水之战看出一些端倪。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宋襄公和楚成王为争夺中原霸权而在泓水发生战争。当时宋军已在泓水北岸布好阵势,处于有利态势,下属建议趁楚军半渡而击之。宋襄公拒不同意,说仁义之师不推人于险,不迫人于阨。坚决等楚军完全过河后再决战。结果弱小的宋军被楚军所灭。宋襄公在关乎国家生死存亡的关头还遵循古训,自身不具备狮子的威武和狐狸的狡诈,在战火纷争的年代即使不被楚国所灭也会亡于他国之手。弱肉强食的战争年代和政治斗争中,仁慈就意味着灭亡。
权力被看作是一切行为的终极目的,所有心机、斗争被血淋淋揭露展现。
马基雅维利认为要从权力的角度来看待政治、看待国家,分离了政治与道德的联系,使政治以其本身的面目突现出来。这种权力政治观是基
狮子和狐狸化身的君主——《君主论》大国复兴的理想君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