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良肢位的摆放
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15页
前 言
脑卒中又称脑血管意外,发病率为182/10万,%,最常见的残疾是表现为运动功能障碍 。
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15页
一、良肢位的概念
良肢位:关于良肢位的摆放
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15页
前 言
脑卒中又称脑血管意外,发病率为182/10万,%,最常见的残疾是表现为运动功能障碍 。
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15页
一、良肢位的概念
良肢位:又称抗痉挛体位,是指为防止或对抗痉挛模式的出现、保护肩关节以及早期诱发分离运动而设计的一种治疗体位。
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15页
二、良肢位摆放的目的
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15页
二、良肢位摆放的目的
,不同程度地降低患者致残率,为家庭和社会减轻负担。
,能有效地预防继发及废 用综合征的发生。
、关节挛缩、足内翻、肩关节半脱位等。
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15页
三、康复的时机
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48小时内无加重,即可介入康复护理,良肢位的摆放应贯穿疾病康复的全过程。
软瘫期的良肢位摆放是早期抗痉挛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
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15页
四、四种良肢位
(一)仰卧位
(二)患侧卧位
(三)健侧卧位
(四)坐位
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15页
患侧肩关节及上臂下方垫一长枕,以保持肩关节充分前伸、肘关节伸展和腕关节背伸,用一长枕垫在患侧臀以及大腿的下方,防止髋关节外旋。
(图中阴影代表患侧肢体)
(一) 仰卧位
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15页
仰卧位的缺点
。
。
,尤以下肢和肩钾骨为甚 。
因此,只作为体位更换的一个过渡性卧位 。
★ 最不适宜的体位
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15页
(二)患侧卧位
躯干稍向后旋转,背后用枕头支撑。
患侧上肢充分前伸前臂取旋后位,腕关节自然背伸,患侧下肢取自然伸展位,健侧上肢自然放置于体侧;健侧髋关节,膝关节屈曲,下方垫一长软枕,此枕可同时保持患侧髋关节伸展作用。
(图中阴影代表患侧肢体)
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15页
患侧卧位的优点
,并使整个患侧被拉长,从而减少和控制痉挛的发生;
。
因此是所有体位中最重要的体位。
★是最佳体位。
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15页
在患者胸前置一软枕,以保持躯干呈完全侧卧位,患侧上肢充分前伸,肩关节屈曲100º左右,腕指关节伸展放在枕上。
患侧下肢的髋、膝关节屈曲,下方垫软枕,防止踝关节出现内翻,软枕必须垫至足部以下,健侧肢体自然放置。
(图中阴影代表患侧肢体)
(三)健侧卧位
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15页
保持患者躯干的端正,防止躯干后仰,为此可以用大枕垫于身后,使髋关节屈曲90º,将双上肢置于可调节桌上,肘及前臂下方垫软枕,以防肘部受压。(图中阴影代表患侧肢体)
(四) 坐位
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15页
良肢位摆放总结
(一)仰卧位:易引起压疮及增强异常反射活动,最 不宜取,是过度性的卧位。
(二)患侧卧位:可增加对患肢的知觉刺激输入,并使整个患侧被拉长,从而减少痉挛、废用综合征及患侧忽略症的发生,是最佳卧位。
(三)健侧卧位:仅次于患侧卧位。
(四)坐位
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15页
感谢大家观看
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15页
良肢位的摆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