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学前儿童心理过程
一、填空题:
,( )很难随客体远近的变化而变化。
( )起,开始对颜色有分化性反应,能辨别彩色和非彩色。
( ),再( ),然后是( )。
,对( )更敏感,表现出的恐惧也( )。
( )中,婴儿就具有大小恒常性了。
(尤其是6个月以前的婴儿)的记忆主要属于( )。
( ),大约5个月左右,儿童对熟悉对象特点的明显变化,会给予新的注意。
,主要表现是出现( )和( )的行为。
,说明婴儿已经具有了( )。
( ),随着年龄的增大,幼儿( )的能力逐步增强。
11.( )和( )是儿童识记的两种方法。
,儿童的思维最初是( )的,然后出现( )的,最后发展起来的是( )。
:( )、( )、( )和( )。
,儿童只能对当前感觉到的事物施以实际的( ),于阶段中、晚期,形成物体( ),并有了最早期的( )。
15.( ),物体永久性的意识巩固了,动作大量内化。
,儿童主要运用( )的象征功能和替代作用,在头脑中将事物和动作内化。
( )和( )的概念。
18.( )是婴儿的第一个社会性行为。婴儿通过笑能引起其他人对他作出积极的反应。
,新生儿的面部表情在很大程度上是( )的。
,( )岁幼儿能正确判断各种基本情绪产生的外部原因。
二、名词解释
。
三、简答
。
。
。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2. 4个月
9. 回忆
12. 直观行动具体形象抽象逻辑思维
13. 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14. 动作进思维永久性意识内化动作
16. 符号
17. 守恒性可逆性
18. 微笑
19. 反射性
20. 4-5 岁
二、名词解释
。
,是对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3学前儿童心理过程自检自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