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卢沟桥烽火
教材分析及设计意图:
《卢沟桥烽火》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反映了中国现代史上一件具有深远意义的历史事件—-卢沟桥事变,揭露了日本侵略者蓄意挑起事端野蛮侵占我国领土的滔天罪行,讴歌了我国军民文.
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对于不理解的字词,通过查字典或联络上下文解决,对于难懂的句子可多读几遍,读通为止,并说说文章主要写了什么。(精品文档请下载)
.
(1)检查词语的识读和理解应用。
出示词语:
PPT出示:
烽火 妄图 伪军 咽喉 凌晨 震耳欲聋 哭爹喊娘 呐喊 歼灭 气势汹汹 人仰马翻 抱头鼠窜 严词回绝 同仇敌忾 奋起还击 两面夹击(精品文档请下载)
(2)指名朗读.
(3)正确读词,说说词语的意思。
。
(1)同位两人为一组,每人一段接读课文,做到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重点检查指导第4、5自然段。
(3)再次自由练读这几个自然段.
4。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课文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卢沟桥事变”的经过的?
(第1自然段,写“九一八”~5自然段,写日军在卢沟桥向中城,遭到了中国守军的顽强抗击。第6~8自然段,写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国人民团结抗战,全国人民对卢沟桥守军的慰劳和支援。第9自然段,写“卢沟桥事变”拉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序幕。)(精品文档请下载)
(2)写“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并找到相关的表示时间的短语。
PPT出示:
板书:1937年7月7日深夜——第二天凌晨-—当天晚上—-9日凌晨
(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表达的。)
(3)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复述课文。
指导:抓住表示时间的词语和敌我双方表现的词语,按照顺序来复述。
指名复述,其他同学补充评价。
[设计意图] 指导学生从整体上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识记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积累生字新词。 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事件的开展脉络,为课文的理解打好根底.(精品文档请下载)
三、精读课文第1自然段,理解卢沟桥所处的战略地位
1937年7月7日,日军趁着深夜,全部武装,想要占领卢沟桥,那卢沟桥到底是一座什么样的桥,使得日军不惜编造谎话来侵占它呢?谁来介绍一下卢沟桥?仅仅是这样一座桥,日军有什么好占领的呢?(导入第1自然段的学习。)(精品文档请下载)
1。默读课文第1自然段,考虑:
(1)哪个词语能看出卢沟桥的战略地位重要?
(2)看一看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日军是一种侵略行为,把给你这种感受的词或者句子圈出来,再多读几遍。
(3)这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2。交流:
(1)“咽喉要道"这个词语可以看出卢沟桥的重要地位。“咽喉要道”比喻卢沟桥是形势险要的交通要道.
(2)“侵占"“蚕食”“伸向"等词语暴露了日寇步步紧逼、急于吞并中国的野心。“蚕食”指像蚕吃桑叶一样一点一点地吃掉,比喻逐步侵占。,卢沟桥早已成了日寇的攻击目的,这也点出了“卢沟桥事变”的起因。(精品文档请下载)
(3)介绍卢沟桥的重要
5 卢沟桥烽火5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