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3.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学设计(1学时)

宁波象山县教科研中心 戴铭红
一、教学目的:
理解《如梦令》词牌特点,品味《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清新别致、浅淡自然的语言特点。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学设计(1学时)

宁波象山县教科研中心 戴铭红
一、教学目的:
理解《如梦令》词牌特点,品味《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清新别致、浅淡自然的语言特点。
学习从背景、内容、押韵角度探究词人情感的方法。
理解词人李清照的文学成就.
加强“经典咏流传”的文化传承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清新别致、浅淡自然的语言特点品味及学习从背景、内容、押韵角度探究词人情感的方法。
三、学生情况
七年级下册学生,刚接触新教材不久,正运用“学为中心”学习方式学习。
四、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
老师助导活动


学溪亭日暮)》,提出问题。

老师搜集典型问题


听《如梦令》传唱,感受古典情韵
听蔡琴唱《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感受当代音乐人对古典诗歌的传唱,进入古典韵味。
营造古典气氛:我们仿佛来到了央视《经典咏流传》,三千年诗韵,经典咏流传,我们的经典文化从未断流。听,当代音乐人蔡琴用她喜欢的方式向我们传唱“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这首词《如梦令》,我们跟着哼唱,走近经典。


写歌词
熟句子
请一学生上黑板写歌词,其余在纸上写.

老师带着学生纠错,诵读熟稔句子。

改歌词
明词牌
学生考虑为什么不能动标点。
小组代表发言
(《如梦令》词牌特点,33字,七句五仄,一叠韵。词牌规定了格式,句子,押韵,不能改动。)
推进学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老师稍稍补充“如梦令”词牌名的来历,唐庄宗写词有“如梦,如梦,和泪出门相送”之句。

加题目
明内容
学生小组讨论加题目,并推选最满意的派代表粘展在黑板上,然后说明这样取题目的原委。
推进学习,要求学生加题目,并说说为什么。
(预设题目:争渡、醉渡、忆游、常记溪亭日暮等)引导学生感受这首词内容粗浅,朴实无华,又尺水波澜,内容曲折。

究质疑
会赏析
学生争论,讨论李清照有没有程度,借此赏析此词。并引导学生略微理解李清照词人的历史地位.
预设:
争渡争渡:静中有动,很有画面感。
一滩鸥鹭,“滩"字运用别致。
“误”字有一种误打误撞的喜悦.
推进学习,课上到这里,在明了学生问题:1、课文带着什么情感写的?(周忆能、方智杰、陈璐莎、王陈、翁欣、杨辰辰、吴宇昂等)2、课文为什么要写两次“争渡”?(周俊宇)3、怎么三首《如梦令》句数、字数一样?(李可嘉、钱悦、余奕珍等)
后抛出深层次问题:如此粗浅的诗词内容,能看出李清照高一等的程度吗?
引导学生感受这首词内容粗浅,朴实无华,清新别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3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rozn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22-03-1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