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缕书香伴闲时
文:沈国琪
从事基层文化工作三十余载,文不能提笔,武不能操刀,无一"专""精”。
说来汗颜,至现在中国古代文学四大名着还未完整读完一部。曾经一度为打发无聊,四处借阅图书,不过那时文化站无图书一缕书香伴闲时
文:沈国琪
从事基层文化工作三十余载,文不能提笔,武不能操刀,无一"专""精”。
说来汗颜,至现在中国古代文学四大名着还未完整读完一部。曾经一度为打发无聊,四处借阅图书,不过那时文化站无图书阅览室,图书资源匮乏,后来文化惠民政策深入农村,文化站和村相继建起了农家书屋,为村民看书读报提供便利条件。书多了,人却懒了,阅读的热情消退了,阅读的书大多是金庸,古龙,梁栩生等的武侠小说,偶尔也瞧瞧杂志报纸,阅读乱且量小。
2009年9月机缘巧合,有幸作为XX省唯一的站长到文化部参加第二期全国文化站长培训班学习。典型交流发言,结业论文的撰写,总觉言不达意,心有余力不足,为自己才疏学浅自惭形秽。
书到用时方恨少。此后,开始有意识的阅读有关提高写作的文章,报纸除了关注本地新闻外,更多的是散文,诗词,犹为关注本地作者的散文。如通山倪霞的文章,文笔自然流畅,文尾画龙点睛,按照她的写作模式,我依葫芦画瓢,开始学习写作。杂文《鸡狗争食感悟》,散文《重组家庭也幸福》在《溪流》发表后,我信心大增,边学边写。新闻,散文,诗歌,三句半,群口词样样试一试,虽粗作滥造,但有写作勇气,且以身边作家为榜样,学他们的创作精神,学他们的写作技巧,不断努力后加入县市作协,有幸成为其中一员。积极参加县文联,作协组织的多项文学采风活动,将他们的好作品当范文欣赏,在实践中学习,锻炼提高自己。
文字,是心灵的表白。总希望有朝一日,在自己成长的路上,留下自己的语言风格。2016年参加县委宣传部组织的精准扶贫文化宣传册采风活动中,我白天下乡采风,边拍照边记录,当晚回站后按照看图说话写作方式,当晚完成写作文稿(龙飞村除外)。
即兴写作,灵感来了一气呵成,有种收获后的快感。任务式写作,虽勉为其难,但文稿一旦完成也开心。如桂花泉龙飞村的宣传,推迟了半月后于某日清晨三小时完成《龙飞故里话腾飞》文稿,如释负重,全身一轻。“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先进典型宣传,2019年元旦凌晨十二点半至四点五十分,《从深山走出来的乡村干部》脱稿,作为新年献礼,感到特别开心。
作为
一缕书香伴闲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