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复式压缩机)作业论文.docx《往复式压缩机数学模型及应用作业》
姓名: 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联系电话:
(1)以盖侧吸气盘片阀为例,建立气阀工作过程的数学模型。
解:(2个假设)①忽略气体与壁面的热交换;②气体为理想气体。
对气体流动微分方程式和采用此假定。
空气为理想气体
常温下排气压力为3xlO5^/m2的空气,其压缩因子几乎等于1,完全可按 理想气体来处理。
气体在吸、排气腔通道内的流动以及通过活塞与气缸间隙的泄漏均为绝热 流动,并可用稳定流动公式计算。
吸、排气阀有良好的运动规律。
按上述假定,列出能量平衡式、质量平衡式、气阀运动规律方程式、流量计 算式等一组公式,用龙格-库塔法求解。
二、 作平面图
转速给定后,压缩机的排气量匕和比功率q为气缸直径D和行程S的函数,
即 匕=匕0,0>); q = q(s,D)
在匕-s-D直角坐标系和g-s-Z>直角坐标系中,排气量匕和比功率q均系曲面。 。
图 乂纟戈(z=500 r/」=3x LOS
将排气量曲面和比功率曲面投影到s-D平面内,得到一组等匕线和等q线, 如图所示。
=0.
F
ni
h
1 -
J
图 、? :;q 线(N=75(j F/min p』=3x105 N/m?)
2
・ R./<
0^34
•等儿线和等仝线(NNiooor/min,儿《=3xi06N/m2)
三、求最佳行程Sop和最佳气缸直径D°p
图5. 3-5. 5中,与Ve =10m3/min的等排气量线相切的等q线,其切点表示该 转速下最佳的行程和缸径。不同转速下有不同的最佳缸拚和行程:
N = 500 r / min 时,Sop = 158 mm ,Dop = 304 mm ;
N = 750 r / min 时,S op =117 mm , Dop = 309 mm ;
N = 1000 r / min 时,S op =88 mm , Dop = 313 mm .
在某台两级压缩机中间冷却器优化设计时,建立并确定的目标函数不但考虑了节
能,而且考虑了设备投资。这样得出兵中间冷却器的最佳尺寸保证压缩机的综合 经济效益最佳。应用中间冷却器后,节省的能量如图所示:
图 两级压缩中冋冷却压缩机力图
图中 Pi为吸气压力, 压缩单位质量气体消耗 w = h 3 _ h i
米用两级压缩、中间冷 冷却器内无压力损失,
卩3为排气压力。单级压缩
的等爛指示功 W为
却循环时,假定气体在
压缩单位质量气体消耗
时,
中间
的功为
W = (/?2 - hx) + (/i5 - /14) 与单级压缩相比,节省 的功为
A W — ( h 3 —力 2)+ (力 5 —力 4)
却器
实际上,气体在中间冷 内有压力损失,
中间冷却器出口压力为 压缩单位质量气体消耗
w = ( /i 2 _ h i ) + ( /i 7 _ h 6 )
与单级压缩相比,节省 的功为
A w = ( /i 3 - h 2 ) + ( /i 7 _ h 6 )
理论上,气体在中间冷却器内放出的热量越多,温度3越低,节省的功越多。
为此需增加传热面积或传热系数。增加传热面积可降低,但同时增加了中间 冷却器的造价。增加流体速度可提高传热系数,但增加了消耗于流体流动的泵功。 因此,存在沓最佳传热面积和冷、热流体的流速,以及相应的中间冷却器最佳尺 寸。
简要阐述一种往复式压缩机领域的新技术,并评价该项技术。
专业:化工过程机械
联系电话:**********
《往复式压缩机冷却系统的研究》
Study on cooling system of reciprocation
compressors
姓名:许浩 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班级:研143班 学号:1414305004 摘要:针对水冷式压缩机和风冷式压缩机冷却系统的组成、设计原 则、特点和应用进行了研究,使往复式压缩机运行的高效性、经济性 和可靠性等得到了保证,可作为压缩机设计和应用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冷却系统;冷却器;中冷器;压缩机
Abstract:The paper studied the composing , design rules , feature and application of the cooling s
(往复式压缩机)作业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