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棉产业规划十二五规划
石棉县“十二五”产业发展战略规划
i
石棉县“十二五”产业发展战略规划
(2011-2015)
石棉县“十二五”产业发展战略规划
i
工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传统产品多、特色品牌少,单一产品多、系列产品少,导致产品附加值低,获利能力低,市场占有率低。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品牌的大型龙头企业,缺少大批产业带动作用强的骨干企业,缺乏高效、协作、规模效应突出的产业集群。
4
石棉县“十二五”产业发展战略规划
第三产业体系尚未形成。第三产业门类不齐全,旅游业在“十一五”期间尚处于前期规划、开发阶段,传统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业发展层次较低,房地产业、金融业、信息、商务、文化、第三方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尚未起步。第三产业整体发展滞后,结构不平衡,绝大部分服务业尚处于自发状态,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仍未形成集聚发展态势,各区服务业发展重点不明确,存在低水平同质化竞争现象,以至于第三产业尚未成为石棉县拉动全县经济增长的主要产业。
第二节 “十二五”产业发展展望
一、发展背景与机遇
。“十二五”期间,国家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作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民生建设等方面给予西部更大的税收、土地、财政、产业等政策支持,对我县争取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扶持,改善基础条件、发展特色产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公共服务能力,创造了有利的宏观政策环境。
4
石棉县“十二五”产业发展战略规划
。全球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产业转移呈现结构高度化、链式转移等特点。石化、钢铁等原料工业,汽车、船舶、装备等高加工度工业,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物流、金融、信息、咨询、审计等现代服务业成为转移的重点和热点。随着生产成本的上升和环保要求的提高,发达国家以及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冶金、建材、材料、化工等资源型产业正在向拥有广阔市场、丰富原料和廉价劳动力的西部地区转移,为石棉县主动接受发达地区的辐射和带动,有选择地承接技术含量较高、产品增加值高的项目,做大做强产业规模,带来了机遇。
。“十二五”时期,国家坚持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将扩大内需上升为国家战略,促进消费升级,保持经济持续增长。通过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着力提高城乡中低收入居民收入,积极促进消费结构升级,为石棉县进一步改善民生,增加就业,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建设区域社会事业和商贸服务中心,提供了有利条件。
。国家加快推进成渝经济区发展,雅安全域纳入成都都市经济圈,以及国家重点支持藏区、彝区跨越发展。石棉县地处成渝经济区、攀西经济区以及康藏地区的交汇处,加大与三大经济区合作,分享区域发展优惠政策,将为石棉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5
石棉县“十二五”产业发展战略规划
。国家加强西部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步伐,全省加快推进交通主枢纽和次级枢纽建设,为石棉建设川西交通枢纽次中心、川西物流次中心提供了发展机遇。
。“十二五”期间国家将继续实施地震灾区发展振兴规划,在产业发展、就业促进、扶贫帮困、生态环境治理及保护、社会事业建设等方面给予政策和项目资金支持,将为石棉灾后产业振兴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国家和省为确保民族地区、革命老区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进一步加大对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的扶持力度;省上为促进库区跨越发展,制定和实施移民后续发展扶持政策。石棉县作为少数民族待遇县、革命老区县和库区移民大县,在基础设施建设、优势产业发展、社会事业发展、扶贫开发等领域将获得更多的优惠政策和资金扶持。
。雅西高速公路通车,将缩短与成都的路途时间,以及雅安经石棉至甘洛铁路、泸定至石棉铁路和高速公路、石棉至九龙二级以上公路等重大建设项目实施,使得对内、对外交通网络体系逐渐完善,将极大地提升石棉县区域位置优势,有效促进工业发展,同时也为旅游、商贸物流等第三产业迎来更多机遇,使其成为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支撑点,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6
石棉县“十二五”产业发展战略规划
二、发展基础与优势
、石棉县位于雅安市、凉山州、甘孜州交界处,是成渝经济区、攀西经济区和川西北生态经济区的结合点,是内地通往云南、西藏等边陲的重要通道,具有建成融入成都、链接攀西、辐射康藏的T型经济区域的次级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的客观基础和条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加强内地与藏(彝)区紧密合作的重要区域。
石棉产业规划十二五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