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支笔》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解决课文生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
3、理解“成熟在贫困之中的有益的东西,将会存留在下一代心里”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成熟在贫困之中的有益的东西,将会存留在下一代心里"
得到深远的影响
《第一支笔》点课
教学目的:
1、解决课文生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
3、理解“成熟在贫困之中的有益的东西,将会存留在下一代心里”
【教学目的明确】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成熟在贫困之中的有益的东西,将会存留在下一代心里"
【重难点设计合理】
教具:课件【直观 形象】
教学过程:
师生谈话导入
1、同学们,我们从三年级就开场写钢笔字了,你们还记得你们的第一去钢笔是怎么来的吗?(学生发言)。今天我们来学习梁晓声的《第一支笔》,看看他的第一支笔的来历.【从生活实际出发,导入自然】(精品文档请下载)
2、板书课题《第一支笔》
二、新授
1、出示课件,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从图中你们看到了什么?发挥你的联想,说说这幅画会和作者的第一支笔有什么联络。【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才能、想象才能及学生组织语言的才能】(精品文档请下载)
2、如今请同学们翻开书本,快速读课文,解决课文生僻字词,看看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老师出示课件,让学生共同认读课文生字词后,找学生答复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才能】(精品文档请下载)
4、师小结:是啊,这篇课文表达的故事距今已有半个多世纪了,它讲述了一个贫困家庭中求学上进的孩子和辛勤劳作的母亲围绕一支钢笔展开的故事,精细的描写让人如临其境,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画出感受深的地方,写出自己的体会。(精品文档请下载)
5、学习课文(1-3)自然段,找出描写这去钢笔的特点的语句.
7、作者以这样一个破得不能再破的钢笔入手,接着又写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
8、钢笔的来历是个完好的故事情节,请同学们试着画一画情节曲线。【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对文章脉络的整体把握】(精品文档请下载)
9、根据情节曲线图想想,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孩子想得到一支廉价的钢笔如此之难呢?
10、理解“成熟在贫困之中的有益的东西,将会存留在下一代的心里”.(小组讨论)【培养了学和合作学习的才能】(精品文档请下载)
11、老师引导学生理解.
三、师生总结:
四、作业:
五、板书设计【明晰 , 主题明确,一目了然】
第一支笔
儿子 母亲
穷
剧烈的矛盾冲突
得到深远的影响
《第一支笔》改课
教学目的:
1、解决课文生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
3、理解“成熟在贫困之中的有益的东西,将会存留在下一代心里”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成熟在贫困之中的有益的东西,将会存留在下一代心里”
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
师生谈话导入
1、同学们,我们从三年级就开场写钢笔字了,你们还记得你们的第一去钢笔是怎么来的吗?(学生发言)。今天我们来学习梁晓声的《第一支笔》,看看他的第一支笔的来历。
(精品文档请下载)
2、板书课题《第一支笔》
二、新授
1、出示课件,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从图中你们看到了什么?发挥你的联想,说说这幅画会和作者的第一支笔有什么联络。(精品文档请下载)
2、如今请同学们翻开书本,快速读课文,解决课文生僻字词,看看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老师出示课件,让学生共同认读课文生字词后,找学生答复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4、师小结:是啊,这篇课文表达的故事距今已有半个多世纪了,它讲述了一个贫困家庭中求学上进的孩子和辛勤劳作的母亲围绕一支钢笔展开的故事,精细的描写让人如临其境,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画出感受深的地方,写出自己的体会。(精品文档请下载)
5、学习课文(1-3)自然段,找出描写这去钢笔的特点的语句。
7、作者以这样一个破得不能再破的钢笔入手,接着又写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
8、钢笔的来历是个完好的故事情节,请同学们试着画一画情节曲线.
9、根据情节曲线图想想,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孩子想得到一支廉价的钢笔如此之难呢?
10、理解“成熟在贫困之中的有益的东西,将会存留在下一代的心里
”.(小组讨论)
11、老师引导学生理解.(不必强调准确,意思大概对就行)
三、师生总结:
四、作业:
五、板书设计
第一支笔
儿子 母亲
穷
剧烈的矛盾冲突
第一支笔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