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咬文嚼字.ppt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3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咬文嚼字
第1页/共34页
第一页,共35页。
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实、孟石。安徽桐城人。代表作《文艺心理学》《诗论》《谈美书简》等。
第2页/共34页
第二页,共35页。
朱光为主角,第二 句以犬为主角。
2、“道”不及“通衢”具体,“杀”不及“蹄而毙之”准确、精彩。
例二
第16页/共34页
第十六页,共35页。
题李凝幽居
贾岛(唐)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推”和“敲”的故事
第17页/共34页
第十七页,共35页。
朱光潜的观点:
一、“敲”的空气没有‘推’的那么冷寂。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推’似乎比‘敲’要调和些。‘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寂静,也似乎平添了搅扰。
二、 “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今他‘推’。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也就是说,“僧敲月下门”,“敲”的应是自家之门。
启发:不同的字有时表现不同的意境,用什么字要看表现什么意境,推敲文字的实质,是推敲思想感情.
结论:字眼不同,意境不同
第18页/共34页
第十八页,共35页。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唐·贾岛
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唐·卢延让
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而不以字胜,故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清·沈德潜
第19页/共34页
第十九页,共35页。
拓展训练:炼字
早 梅
齐 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 )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A、数 B、一
思考:
B
第20页/共34页
第二十页,共35页。
“一”
梅花开于百花之前,是谓“早”;而这“一枝”又先于众梅,悄然“早”开,更显出此梅不同寻常,从而传达出准确的诗意。
第21页/共34页
第二十一页,共35页。
玉楼春
宋 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 )。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A、浓 B、闹
B
第22页/共34页
第二十二页,共35页。
“闹”字不仅形容出红杏的众多和纷繁,而且,它把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全都点染出来了。“闹”字不仅有色,而且似乎有声,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第23页/共34页
第二十三页,共35页。
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品味妙语
第24页/共34页
第二十四页,共35页。
大胆想象:
1、诗人所处环境:
2、诗中人物的活动:
3、诗中人的情趣:
月明风清,碧泉映月
品茶、赏月
恬静幽闲、醉情山水
明确:用联想意义,意蕴丰富
第25页/共34页
第二十五页,共35页。
美人——“柳腰桃面”“王嫱、西施”
才子——“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风景——“春花秋月”
别离——“柳岸灞桥”
买卖——“端木遗风”
辨析:“套语滥调”“套板反应”
结论:套语滥调引不起新鲜而真切的情趣,“根本与文艺无缘”
启发:套板反应可能是思想贫乏、文学水平低的反映。
第26页/共34页
第二十六页,共35页。
例 子
分 析
道 理
“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一句的修改
《史记》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
“僧推月下门”一句的推敲
《惠山烹小龙团》三、四句的剖析
“柳腰桃面”等套语的评述
不同句式,不同意味
增减文字,意味不同
不同字眼,不同意味
用联想义,意蕴丰富
滥词旧语,毫无新意
文字和思想情感关系密切
第27页/共34页
第二十七页,共35页。
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中心论点
第28页/共34页
第二十八页,共35页。
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达到艺术的完美境地?
思考:
第29页/共34页
第二十九页,共35页。
咬文嚼字
艺术的完美
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
随处留心思索
刻 苦自 励

咬文嚼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2345
  • 文件大小567 KB
  • 时间2022-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