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产褥期妇女的护理
第一节 产褥感染
产褥感染是指分娩时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侵袭引起局部或全身的炎症变化。
产褥病率是指分娩24h以后的10内,用口表每日测量体温4次,有2次达到或超过38℃。
区别:产褥病率的主异常产褥期妇女的护理
第一节 产褥感染
产褥感染是指分娩时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侵袭引起局部或全身的炎症变化。
产褥病率是指分娩24h以后的10内,用口表每日测量体温4次,有2次达到或超过38℃。
区别:产褥病率的主要原因是产褥感染。且包括其他感染 (泌尿系统、急性乳腺炎、上呼吸道感染等)
母婴护理教师:银露
【病因】
(一)诱因
贫血、产程延长、胎膜早破、产道损伤、产后出血等
母婴护理教师:银露
①自身感染:最重要
②外来感染:最常见
【护理评估】
(三)感染途径
产褥感染多为需
氧菌和厌氧菌混合感染,以厌氧
菌占优势。
(二)病原体
母婴护理教师:银露
内源性感染,孕妇生殖道病原菌,不仅可导
致产褥感染,而且能通过胎盘、胎膜、羊水间接
感染胎儿,导致流产、早产、胎儿生长发育受限、
胎膜早破、死胎等。
6
(二)病理及临床表现
急性外阴、阴道、宫颈炎
急性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炎(最常见)
临床表现:多在产后3~4日发病。轻者:低热,下腹部疼痛,恶露量多,混浊有臭味,子宫有压痛。重者:高热、寒战、头痛、白细胞明显升高,下腹部疼痛及压痛轻重不一,恶露量不多。
阴道炎
子宫内膜炎
子宫肌炎
母婴护理教师:银露
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及输卵管炎
急性盆腔腹膜炎及弥漫性腹膜炎
盆腔及下肢血栓性静脉炎
脓毒血症及败血症
急性盆腔炎
弥漫性腹膜炎
盆腔血栓性静脉炎
盆腔脓肿
母婴护理教师:银露
处理要点
应用抗生素: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和药敏试验选用抗生素。
支持疗法:增加蛋白质及维生素的摄入,纠正贫血和水、电解质紊乱。
局部病灶处理:清除宫腔残留物等。
血栓性静脉炎:加用肝素、双香豆素等。
母婴护理教师:银露
【护理措施】
(1)卧床休息,采取半卧位,观察子宫复旧情况。
(2)严格隔离,以防交叉感染。
(3)减轻疼痛,遵医嘱用镇痛药、抗生素和缩宫素,还要严格观察恶露的性质、量及气味。
(4)保证营养的摄入,进三高饮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必要时静脉输液。
(5)体温升高的护理,体温大于39℃给予物理降温,做好口腔护理,鼓励病人多饮水。
(6)保持外阴清洁。
(7)下肢静脉血栓护理:抬高下肢,局部保暖,湿热敷,增加血液回流,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肿胀,急性期过后,指导和帮助病人逐渐增加活动。
母婴护理教师:银露
健康指导
(1)指导产妇产后要注意休息,增加营养和适当运动。
(2)讲解产褥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措施。保持会阴 部清洁,勤换卫生巾,注意用物消毒。
(3)指导产妇自我观察、识别产褥感染征象,如恶露异常、腹痛、发热等要及时就诊。
(4)指导正确的母乳喂养方法,协助暂停哺乳的产妇定时吸奶,吸奶前先热敷乳房,疏通乳腺管,防止乳汁淤积,保持乳腺管通畅。
母婴护理教师:银露
第二节 产后心理并发症
产后心理并发症,又称产褥期抑郁症,是指产妇在产褥期发生的非精神病性抑郁综合征。一般发生在分娩后2周,症状可持续数月,少数持续1年以上。
母婴护理教师:银露
【原因】
产后心理并发症的原因复杂:①内分泌因素;②分娩影响;③个性特征;④社会心理因素;⑤遗传因素。
评估时注意了解有无抑郁症、精神病的个人史和家族史;有无重大精神创伤史;本次妊娠及分娩期心理状态情况;婴儿健康状况;婚姻家庭关系;社会支持因素等。
母婴护理教师:银露
产后心理并发症症的诊断标准
,必须具备①②两条。①情绪抑郁;②对全部或多数活动明显缺乏兴趣或愉悦;③体重明显下降或增加;④失眠或睡眠过度;⑤精神运动性兴奋或阻滞;⑥疲劳或乏力;⑦遇事皆感毫无意义或自罪感;⑧思维力减退或注意力溃散;⑨反复出现死亡想法。
。
母婴护理教师:银露
(二)身心状况
评估产妇的情绪变化和心理状态,是否有孤独、焦虑、自责、自罪感;了解产妇对分娩过程的体验及感受及对婴儿的喜恶程度;观察产妇的日常活动或行为,如自我照顾能力及照顾婴儿的能力;了解产妇的夫妻关系及及家庭其他成员的关系;评估产妇的人际交往能力及社会支持系统。
母婴护理教师:银露
【护理措施】
倾听产妇诉说心理问题,对有焦虑症状、手术产及存在抑郁高危因素的产妇
异常产褥期妇女护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