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美国心脏协会/
华法林是一种双香豆素衍生物,通过干扰维生素K与2、3环氧化维生素K之间的转化循环而产生抗凝效应。
华法林也可以干扰在骨中合成的丫-愈基谷氨酸蛋白的愈基化。显示使用小剂量维生素K1能防止这种罕见严重的并发症。皮下注射维生素K1的效果不可预测,而且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延长。相比较,口服给药的效果更可靠,而且口服给药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优于肠道外给药。对于INR过度延长的患者,-。在一项接受华法林治疗的62例患者的前瞻性研究中,控制患者的INR值在4〜10之间,停用华法林并给予口服维生素K11mg,结果发现24小时后95%的患者INR降低,85%的患者INR小于4,35%。无一例表现出再用华法林时的抵抗作用。这些试验证明低剂量的口服维生素K1能有效降低华法林治疗患者的INR值。当INR在4〜10之间,〜,当INR大于10时则需要更大剂量(5mg)的维生素K1。
一般选择口服维生素K1,除非需要快速逆转抗凝效应,可缓慢静脉注入维生素K1(5〜10mg不短于30分钟)。2001年美国胸科医师学会(ACCP)出版了对于出血或者有潜在出血危险而需要降低INR的双香豆素抗凝治疗的指南:
当INR超出治疗范围但是小于5,患者没有出现临床重要部位出血或进行手术而需要快速逆转INR时,华法林可以减量,或者停用。在INR接近期望范围时再以较小的剂量重新给予。
如果INR在5到9之间,患者没有出血,也没有导致出血的危险因素,可以停用华法林1〜2天,当INR降至治疗范围时再以较小的剂量重新给予。对于出血危险性较高的患者给予口服维生素K1(1〜)并停用华法林。
急诊手术或者拔牙需要快速逆转INR并期望INR在24小时内下降时,可以给予口服维生素K12〜5mg,如果INR在24小时后仍然较高,可额外再给1〜2mg维生素K1。
(1) 如果INR大于9,但是不伴有临床重要部位出血,应该给予口服维生素K13〜5mg并期望INR在24〜48小时内下降,密切监测INR如果有必要可重复给予口服维生素K1。
如果因为严重的出血或华法林过量(INR>20)而需要快速逆转抗凝,应该静脉缓慢注射10mg维生素K1,并依据情况紧急程度补充新鲜血浆或凝血酶原复合浓缩剂。必要时可每12小时给一次额外剂量的维生素K1。
如果发生威胁生命的出血或者华法林严重过量,凝血酶原复合浓缩剂替代治疗是必要的,静脉缓慢注射10mg维生素K1作补充治疗,根据INR可重复使用。给予大剂量的维生素K1后如果要重新应用华法林,应该给予肝素直到维生素K1的作用被反转而且患者恢复华法林敏感性。
口服抗凝治疗的主要并发症是出血,出血的危险性和抗凝强度密切相关。
〜〜,减少了临床大出血的危险性。尽管华法林平均用量每天只减少了1mg,但对于出血危险的影响是很大的。老年人应用华法林宜从小剂量开始。如果保持与年轻人相似的INR值,年龄大于75岁的患者需要华法林的量要比年轻人少,大约1m/d。
对于在华法林抗凝过程中已经发生
华法林治疗指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