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时间数列分析指标.ppt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6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时间数列分析指标
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63页
二、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时间数列的概念、作用、种类和编制的原则,学会计算时间数列的水平、速度的分析指标,及它们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
三、学习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度
指标 展速度指标 增长速度 平均增长速度
增长百分之一的绝对值
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63页
一、发展水平与平均发展水平
(一)发展水平
发展水平是指时间数列中每一具体指标值,反映某种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期或时点所达到的规模或水平。在动态对比时作为对比基础时期的水平,称为基期水平;所要分析的时期的水平,称为报告期或计算期水平。
现在学均发展水平
平均发展水平,也称序时平均数,是指根据时间数列中不同时期(或时点)上的发展水平计算出来的平均数。
它将现象在不同时间上的数量差异抽象掉,从动态上说明现象在一定发展阶段的一般水平。
现在学均数和一般平均数的比较
共同点:把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差异抽象掉。
区别:一般平均数是将总体各单位在同一时间的数量差异抽象化,是根据变量数列计算的静态平均数;序时平均数是将同一总体在不同时间的数量差异抽象化,是根据时间数列计算的动态平均数。
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63页
不同性质的时间序列,其计算方法也有所不同。
1. 绝对数时间序列的平均发展水平
(1)时期数列的平均发展水平
采用简单算术平均法:
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63页
(2)时点数列的平均发展水平
连续时点序列——用简单算术平均法
对社会经济现象而言,已知每天数据可视为连续序列。
不连续(间隔几天、一月、一年等)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
先求分段平均数
用来代表相邻两个时点之间各个时点上的水平
假定现象均匀变化,分段平均数=相邻两点数据的简单算术平均
再求全期总平均数
求全期总平均数=分段平均数的加权算术平均
权数 f =时点间的间隔长度
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63页
不连续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图示
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63页
不连续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的公式
当时点间隔相等,上式简化为:
“首末折半法”——
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63页
某地区2004年生猪存栏数量的几个时点数据,试计算该地区全年的生猪平均存栏数量。
时 间
上年12/31
1/31
4/30
7/31
10/31
12/31
存栏数(万头)
47
24
41
34
56
45
间隔(天)
——
1
3
3
3
2
解:
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63页
(计算方法)
先分别求出构成相对数或平均数的分子ai和分母 bi 的平均数
再进行对比,即得相对数序列的序时平均数
基本公式为:
现在学习的是第23页,共63页
由相对数时间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
现在学习的是第24页,共63页
现在学均数时间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
注:1995年末社会劳动者人数为:67947万人
现在学均数时间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公式
现在学习的是第27页,共63页
注:1995年末社会劳动者人数为:67947万人
现在学习的是第28页,共63页
注:1995年末社会劳动者人数为:67947万人
现在学习的是第29页,共63页
二、增长量与平均增长量
(一)增长量
1. 增长量(增减量)=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
说明现象在观察期内增长的绝对数量;
基期不同,有逐期增长量与累计增长量之分:
* 逐期增长量=报告期水平-上期水平
逐期增长量说明现象逐期增长的数量。
* 累计增长量=报告期水平-固定基期水平
累计增长量说明一段时期内总共增长的数量。
关系:累计增长量=相应时期的逐期增长量总和.
* 同比增长量=报告期水平 -上年同期水平
现在学均增长量
平均增长量是指逐期增长量的简单算术平均数,说明经济现象在一段时间内平均每期增减变化的数量。
逐期增长量的序时平均数;
计算方法采用算术平均法。
现在学习的是第31页,共63页
解:居民消费水平的年平均增长量为:
年份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居民消费水平
2236
2641
2834
2972
3138
3397
3609

时间数列分析指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新人
  • 文件大小2.68 MB
  • 时间2022-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