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页 共
元宵节的由来和传说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持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这些都是你应当要知道的民俗传闻!
节日欢乐 | 元宵节的由来和传闻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吩咐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验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始终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喧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丽。特殊是那精致、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消遣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关于元宵节的来历,民间还有几种好玩的传闻:
关于灯的传闻
传闻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许多,四处损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着陆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非常震怒,马上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地和善,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急,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知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
元宵节的由来和传说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