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储粮机械通风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储粮机械通风的功能、分类、技术条件、操作条件和操作与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原粮、油料及非粉类成品粮、半成品粮等储藏过程中的机械通风。
注:本标准涉及风网的空气输出端和输入端相联接的循环通风系统,适用于环流熏蒸和谷物冷却机冷却通风。
5.4 按气流方向分类
5.4.3 上行式通风
外界空气从底部进入粮堆向上流动,穿过粮层后排出仓外的通风。
5.4.2 下行式通风
外界空气从粮堆外表进入粮堆向下流动,穿过粮层后,由仓底风道排出仓外的通风。
5.4.3 横流式通风
外界空气从粮堆一侧横流穿过整个或局部粮堆后进入另一侧,再排出仓外的通风。适用于仓房跨度小于
4
15m的通风。
5.5 按空气温度调节方式分类
5.5.1 自然空气通风
外界空气不经调节直接送人粮堆的通风。
5.5.2 加热空气通风
外界空气经适当加热升温后送入粮堆的通风,主要适用于降水通风。
5.5. 3 冷却空气通风
外界空气经机械制冷后送入粮堆的通风。
5.6 按储粮堆装形式分类
a) 包装粮堆机械通风;
b) 散装粮堆机械通风。
5.7 按通风机械设备类型分类
5.7.1 离心式通风机通风
适用于风网阻力较大状态下的通风。
5.7.2 轴流式通风机通风
适用于风网阻力较小状态下的通风。其中排风扇通风,适用于低风压缓速降温通风。
5.7.3 混流式通风机通风
适用于风网阻力适中状态下的通风,其风机压力大于轴流式通风机压力。
5.7.4 谷物冷却机通风
适用于环境空气温湿度较高时的冷却通风。
4
6 储粮机械通风系统的技术要求
储粮机械通风系统由粮堆、仓房、风网、通风机以及操作控制设备等组成。
6.1 风网设计的根本要求
6.1.
5
1风道布置应能满足均匀、有效通风的要求,风网工艺宜简单,阻力小。风网中的弯头应采用多环节形式,防止使用直角弯头,弯头的弯曲半径不小于风管直径的1.5倍。风网中应尽可能减少弯头、 三通等管件的数量。
6. 1. 2 空气分配系统向粮堆内送风应均匀,风机静压应能克服通风系统的总阻力,通入粮堆的风量应能满足通风目的(降温、降水、调质等)的需要。排风扇与风道进风口不能在同侧。
6. 1.3 风道应能承受粮食和机械设备的载荷。通风设备应平安可靠,操作简便。
6.2 风网主要技术参数
6. 2. 1 总通风量
总的通风量Q总由式计算(1):
Q总 = qG = qVr ……………………(1)
式中
Q总-----总通风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小时(m3/h);
q-----单位通风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小时吨[m3/h*t];
G-----粮食的质量,单位为吨(t);
V-----粮堆的体积,单位为立方米(m3);
r-----粮食的容重,单位为吨每立方米(t/m3);
7
6. 2. 2 单位通风量
6. 2. 2. 1 以降水为主要目的的通风应根据粮食水分不同,选择不低于表1所列最低单位通风量
表 1 最低单位通风量
粮食水分/%
14
16
18
20
最低单位通风量/[m3/h*t]
25
30
40
60
6. 2. 2. 2 以降温为主要目的的通风推荐选用以下单位通风量:
a) 房式仓或者较矮的圆仓通风:q<20 m3/h*t;
其中低风压缓速降温通风(排风扇通风):q<8m3/h*t;
b) 浅圆仓通风:q<12m3/h*t;
c) 立筒仓通风:q<10m3/h*t;
6. 2. 2. 3 环流熏蒸通风推荐选用单位风量:q<12m3/h*t;
6. 2. 3 风道风速
6. 2. 3. 1 主风道风速
主风道风速v主由式(2)计算:
v主 = Q主/3600F主 ……………………(2)
v主-----主风道风速,单位为米每秒(m/s);
Q主-----通过主风道风量,单位为平方米(m2);
F主-----主风道的横截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
主风道的风速控制在
9
12m/s以下,最大不超过15m/s。
6. 2. 3. 2 支风道风速
支风道风速v支由式(3)计算:
v支 = Q支/3600F支……………………(3)
v支-----支风道风速,单位为米每
储粮机械通风技术规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