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课件5.ppt,(一).鸦片战争前中国的经济结构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引自黄梅戏《天仙配》机器创造出的工业文明挟列强坚船利炮向世界各地扩散。固守古老文明的中国在列事强军打击、商品倾销的巨大冲击中败下阵来。中英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命运,传统的小农经济开始衰退、解体。1843—1844年,中英《南京条约》规定的五处通商口岸相继开放,洋货涌入中国市场。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口”。洋纱、洋布、洋棉“其质即美,其价复廉”,因此,“江浙之布不复畅销”“闵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江苏松江、太仓一带原是中国手工棉纺织中心,素有“衣被天下”的盛名。鸦片战争以后,由于洋布畅销,“松太布市消减大半”。东南沿海许多以纺织业为业的乡村,已无棉可纺,无布可织。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自然经济逐步解体(1)家庭手工棉纺织业开始衰落(2)农业生产进一步商品化(3)外国洋行大量出现(4)中国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开始出现殖民地半殖民地里替外国资本家在本国市场上经营企业,推销商品的代理人破产的农民,手工业者涌入城市洋行大量增加(二)自然经济的破坏20集电视连续剧《买办之家》的故事发生在19世纪末的天津。全剧通过对一个买办家庭及其广泛的社会关系的全景式的描写,展现了100年前的中国社会与历史风云。鸦片战争后经济结构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经济结构的变化对中国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一方面带来了灾难另一方面又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市场和劳动力 洋布、洋纱、洋袜、洋巾入国,而女红失业;煤油、洋烛、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桕树皆弃为不材;洋铁、洋针入中国,而业冶者多无事投闲……华民生计,皆为所夺矣——郑观应《盛世危言》卷七这段话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成为自由劳动力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发展,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和资金民族资本主义兴起鸦片战争后经济结构的变动明清时期洋务运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诞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萌芽b外商企业的刺激诱导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外国资本主义入侵鸦片战争后(一)、70年代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二).早期民族工业兴起的概况官僚、地主、商人(转化为民族资产阶级)上海发昌机器厂、南海继昌隆缫丝厂等投资资本额;主要分布的部门两条途径贻来牟机器磨坊发昌机器厂南海县继昌隆缫丝厂时间:19世纪70年代前后地点:上海广州天津等沿海地区途径:部分中小地主官僚买办商人华侨投资部分手工工场转变为近代企业陈启源方举赞、孙英德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课件5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