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青岛交通及规划 (2).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青岛市交通及规划
姓名 李莎
学号 20**********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繁荣,青岛的城市化进程也急剧加快。同时,交通与人口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凸显。现在就青岛的交通现。
管理手段不适应形势需要。勤务模式和管理手段单一,科技管理手段较低。
未来规划清晰地描绘出青岛的立体交通框架,构建以港口为中心,海陆空一体化的对外交通体系,实现市域内一小时、与半岛都市群主要城市之间两小时、与省内主要城市之间三小时的通行目标。
“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思想对城市交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青岛“依托主城、拥湾发展、组团布局、轴向辐射”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和“一主三辅”多组团的现代化城市框架需要一个全新的、更加科学、目标高远的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体系作为支撑。
     同时市区规划8条轨道线路,客运系统规划构筑城市轨道系统、完善地面公交系统、充分发挥出租车的补充作用,整合客运系统发展。实现公共交通“易达性、低价性、 舒适性”。
未来规划图
通过对现状道路交通的综合调研,针对未来城市交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提出以下交通发展战略: 1、公共交通优先发展。体现在大容量快速公交建设优先、公交路权使用优先、土地配置优、科技投入优先和政策支持优先。
2、交通与用地相协调。以综合交通模式引导城市空间拓展,结合组团布局,平衡人口和就业岗位分布;以公共交通支撑城市中心区发展;交通系统与周边环境协调。
3、交通建设与管理并重。加大交通建设投入,力争使交通建设投资达到GDP的3%左右,公共交通投资占交通建设投资的30%-40%左右;采取交通区域差别化政策,加强中心区交通需求管理,控制小汽车交通量快速增长的趋势,逐步扩大公交出行比重;综合利用法规、行政和经济杠杆等手段,保持车辆与道路建设协调发展,调控交通供需平衡。
4、倡导“绿色”交通。在有条件的区域鼓励自行车的使用,优化调整自行车和步行系统;加强文明出行和健康出行的宣传和引导;严格执行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减少污染物总量,控制交通噪声。
胶州湾海底隧道
在青岛最著名的交通土建工程似乎就是胶州湾海底隧道了,当年建成通车的时候真是让人激动,现在想起来还与有荣焉。胶州湾隧道,青岛胶州湾湾口海底隧道项目,是青岛市规划的胶州湾东西岸跨海通道“一路、一桥、一隧”中的“一隧”。是我国最长的海底隧道。隧道全长7800米,分为路上和海底两部分,海底部分长3950米。该隧道位于胶州湾湾口,连接青岛和黄岛两地,双向6车道。2010年4月28日全线贯通。设计车速为80km/h,路线等级为城市快速路,设计基准期为100年,安全等级为一级。海底隧道采用V形坡,隧道最低点高程为—,(海平面到海底距离),隧道的最小埋深25米(隧道顶板到海底的距离)。 
胶州湾海底隧道采用跨海隧道,与修建海上桥梁的方式相比,具有全天候通行的特点,具有不破坏航运、不影响景观、不占地或少拆迁、交通不受大风大雾影响等优点,是一种更好的交通设施。
胶州湾海底隧道图
胶州湾海底隧道采取两端对挖的方式进行,GPS定位、全站仪、经纬仪和红外测距仪等新技术的应用使贯通时的误差非常小。
胶州湾海底隧道建成过程:

青岛交通及规划 (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taoapp
  • 文件大小333 KB
  • 时间2022-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