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代中国的依法治国与依法执政
公共管理学院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期中论文
浅析当代中国的依法治国与依法执政
学 院 交通学院
专业的关键
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全国人大成立5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依法治国,前提是有法可依,基础是提高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关键是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公正司法。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在十六届中央政治局第32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执政,就是要以法治的理念、法治的体制、法治的程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根据十六届四中全会决议的要求,依法执政就是党要紧紧抓住制度建设这个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的重要环节,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具体来讲,实行依法执政,主要是做到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一是执政党要依法进入国家政权组织,直接掌握和控制国家权力。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党在国家政体内依法执政,通过一定的方式进入政权组织形式,成为政权机关中的领导党。二是依照法定程序提出立法建议,从制度上保证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升为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法律。三是改革领导体制,保证国家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司法机关依法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
从依法治国的范围来看,依法执政同样是依法治国的构成部分。依法治国是指一国的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社会事务的管理活动都必须依照宪法和法律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发展方向是执政党必须关注的重大问题和根本问题。作为执政党,它必然首先要从政治上,决定国家的大政方针,主导国家的战略策略,乃至发展的步伐与节奏。此外,作为执政党,它对于国家经济、文化与社会发展的重大事项还必须提出自己的发展目标和指导思想,通过法定程序将其转化为国家的政策和法律。
依法治国作为依法执政的重要前提是在多重意义上提出的。抽象地就依法执政与依法治国的关系来说,二者之间应该是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但就法律是国家意志经常、特殊并确定的表现形式来说,没有依法治国就没有依法执政的法制前提,依法执政要以依法治国作为必要基础。
如果执政党不依法执政,就只能依靠其他党派的监督和执政党自身的内部自觉。因此,执政党一旦发生违法情形,在法律上难以受到应有的处罚,在政治上难以被及时修正。所以我们说执政党能否依法执政决定着依法治国的成败。执政党只要不依法执政,依法治国就不可能实现。“在民主法治的社会中,现行的宪法和法律总是对政党及其行为予以规范,要求政党依法存在和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政党的建设性作用,最有效地防止和限制这种力量可能的危害”。
全面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推进依法执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正逐步开拓这样的道路,并且取得了许多经验和重要的成就。在未来,随着依法治国的推进,随着依法执政的深化发展,中国共产党在推进法制完善上的作用会更加突出。因为我们党对于社会,直接用党的政策领导的方式,将逐步被依法执政的法治化方式所取代。因
浅析当代中国的依法治国与依法执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